網上新聞媒體所缺乏的東西

(原載:鹿米館

網上新聞媒體雨後春旬,這些媒體都有不少讀者,當中的讀者都屬高消費的一群,因為他們大都有一定的學歷,其職業的分佈自然會相對地較高。當中這些媒體主要是提供政治、社會新聞分析為主,其次是經濟和文化生活類型,其供稿者來自不同的範疇,分佈亦廣泛。
這些網上媒體填補了一個傳統媒體的空間。傳統報章都會有一個定調,特別在現今的社會氛圍,意見的選擇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於傳統媒體受制於財團的左右,政治力量受到影響,新聞內容往往受到左右甚至是消音。

網上媒體便提供了多一種的選擇,而且受到睛睞,有不少發展空間。

 

但是網上媒體卻有一定的缺陷,當中資源是一個問題,這樣對於需用時間去發掘或者實質上執行採訪的網上媒體造成較大的困難。筆者在十年前訪問過獨立媒體的編輯記者,相信自己是最早一批訪問他們,當時獨立媒體是本港少數的網上新聞媒體,可以是社會上的邊緣,時代的轉變,這個媒體的影響力逐漸擴大,而且他們的供稿質量亦更見深入報導,是少數網上新聞媒體所缺乏的。

網上新聞媒體基於資源以及網站的營運結構,要求供稿者做如正式記者專業採訪是較難的,因此分析便是一個方向。例如主場新聞往往是以傳統媒體出現新聞後便相對應地跟進,並再以加入分析資料作報導,很少是以第一身的新聞報導方式,所以較少「媒獨」。

 

所以爆料者往往仍然是依靠傳統新聞渠道。當中收入更是一個誘因,由於傳統媒體仍然是有一個穩定的收費方法,因此提供資源或者收入予記者仍然是正常的渠道,站在經濟誘因時,記者寫稿都會自然地放於傳統報章或者電子媒體之中,很少會把這些新聞放於網上媒體中,另一方面本港的網上媒體的規模仍然細少,資金並不龐大,現階段仍然屬摸索期和萌芽期,而且背景亦不是依賴財團或者基金所發展。這並不同於海外或者一些夕谷的公司,在發展時有一定的資源支持,便俱有一定的能力聘請專業記者作採訪,唯有依靠業餘和有心人提供資訊,這便有別於傳統新聞業務的營運方法。

但幸好互聯網的優勢是資源的發掘,即是可以靠網絡上的尋找從而做到應有的報導。網上有不同來歷和不同形式的資訊可供參考,這些資訊對於網上媒體的供稿者無疑是一個big data,所以便可以在此抽絲剝繭,而且網上媒體另一好處是文章可以更長盡,而沒有報紙的版面限制或者電視上的規範化,內容的覆蓋面亦能夠放大,也是新媒體下的優勢。

 

當然老句話是只要內容能夠做到好的話,讀者自然會進來,從而提升讀者基礎數目,這樣網站服務的議價能力便可以提高,向基金或者投資者尋求注資或者以開發新收入如收費、廣告等便有更容易做到。但這個過程卻是異常的困難,因為能夠堅持與維持營運確實一件不易之事。

所以在此向網上新聞媒體的營運者以十萬分的致敬,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做到社會監察角色以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守護者。

 

作者:Terence Yun

Terence Yun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44508
Date: 2013-07-25 15:02:55
Generated at: 2023-06-01 10:24:47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07/25/44508/網上新聞媒體所缺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