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我們還需要選美嗎?

(原載於:無待堂

無線電視每年都舉辦香港小姐選舉。每年我都有的疑問和苦水是:這個年代我們還需要選美嗎?電視台的選美活動,本質上是一場審美權力的壟斷、一個小圈子選舉。一群妙齡女子在鏡頭前使盡混身解數,到最後也不過是由評判背後的當權者說了算。他們說這個是最美,這個就是最美,觀眾是被動接受的。

電視台選美,是一場由電視台高層、演藝界、富豪界等界別壟斷結果的小圈子選舉,意味著一種審美標準:往往是「入屋」味的庸姿俗粉得以勝出。為甚麼以前電視台可以壟斷審美權力,而今天不行?以往的港姐選舉是城中大事,因為在戰後香港,媒體不發達,最先進的就是電視。一個城的集體意識、審美標準,由電視媒體為首的媒體主宰。電視台選美,是替我們選美;電視台的價值,也是我們的價值。選出來的,必定是我們認知和審美標準中的美人。以前那一代人的目光,被界限於有限的媒體;而有限的媒體,又令大眾不具備太多審美的權力。港姐選出來了,去了拍劇,去了拍戲,你們必定要看,因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明星。怎麼走,都是那個圈子裡的人。那個年代,香港的娛樂工業在東南亞有著霸權地位,當時的香港人別無選擇,除了西方明星,最好的明星就是made in hong kong的。

 

 

但是到了今日,我們手上的權力大了。我們喜歡的東西來自星馬泰日韓、歐美意澳紐‥‥‥「美」的標準,也隨著可供消費的文化娛樂產品增加而變得多樣化、碎片化。就算電視台仍然威力強大,但在這個年代要冒出頭來紅一陣子,不像以往般困難。你懂得拍一段片,送上youtube,就可能成為十五分鐘的紅人。雞排妹賣雞排,就一炮而紅成了身高156cm的女神。美的標準,因此越來越多;慾望的對象也百貨應百客。就只談本地那些女歌星/影星。我們仍有裝作玉女的港女,例如哂腿當作純情的詩雅(還是連詩雅?)、賣細細粒容易食的糖妹樂瞳、大溪地風情的官恩娜;敢言而胸前偉大的周秀娜、早前更有光明正大擺出性女姿態的連綺嵐(好像比較重口味)‥‥‥這是一個多極化的世界,「重口味」一詞的意義再造,就已經表明大眾的審美標準已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風行而四分五裂。

 

今日,我們為甚麼還需要一個品味落伍而又權威主義到不得了的選美評判去告訴我們甚麼是美?誰有資格去說,美女就是美麗與智慧並重者?光有美麗沒有智慧又如何?甚至沒有「美麗」也沒有智慧,今日也可能是「J-able」的對象。以前電視台可以為我們決定甚麼是美,今日已經不行了;以前電視台確實可以網羅城中出類拔粹的美女,今日也經已失去這個資源,要上位的方法多了。以前萬民仰望電視機,現在人們有他們自己的螢幕和通路。

這是一個講民主和消費的新時代,人民早就用按鍵投了票,用眼球消費了各種用.jpg或者.avi作為副檔名的東西。至於電視機裡那個審美委員會審出來的佳麗,早就是離地三千尺的史前產物,是別人硬塞給你的,沒人會心馳神往,或者拿來J的。

 

作者:盧斯達@無待堂

盧斯達@無待堂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47777
Date: 2013-09-02 00:06:57
Generated at: 2023-03-31 08:53:39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09/02/47777/這個年代我們還需要選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