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Chan 攝)
年初四,Now TV及無綫新聞分別報導有關香港木材回收業經營困難的狀況,貨櫃碼頭及機場等港口倉庫區大批木卡板等可循環再用的木材,每天被當垃圾送去堆填區棄置。
昔日筆者工作上涉足過廢物處理及回收的行業,當中更包括貨櫃碼頭等地方,每天就眼見大批載滿木卡板的環保斗貨車出入貨櫃碼頭一帶,但不是前往將軍澳堆填區,而是附近的西九龍廢物轉運站當作一般廢物處理。就以一隊負責處理其中一個貨櫃碼頭廢木的車隊為例,每天都有最少10車次(16噸貨車計,每車卡板木材淨重2-3噸左右)的木卡板送去西九龍廢物轉運站。
眼見有用的木材被浪費,實在不忍,也曾經尋找過有沒有公司願意回收這些木材。結果是,葵青以至西九龍一帶都沒有,最近的需要去到屯門環保園,也就是新聞報導中所指的那家木材回收商。
問題來了,木材回收價低,甚至是「送都無人要」,而屯門又遠離葵涌及青衣貨櫃碼頭等廢木產生集中地,送去回收,完全是無利可圖。我們就以亞洲貨櫃碼頭(三號碼頭)作為中心點,計算一下里數等成本:
三號碼頭-> 屯門環保園 27.7公里 | 三號碼頭-> 西九龍廢物轉運站 4.3公里 |
顯示詳細地圖 |
顯示詳細地圖 |
註:營運成本未計算車價,車輛維修,保險,車輛牌照等成本
廢物處置費來源:環境局網頁
從以上數據比較,大家都好明顯看到,處理一車木卡板,棄置到西九龍廢物轉運站,對負責環衛及清潔的外判公司的成本遠比送去回收低超過一倍,而且以一個司機一天工作9小時計,可處理6-7車,但送去屯門回收,只可處理3-4車,也就是說,每台車的生產力差近一倍,同樣數量的廢木,去屯門回收就要由原本1部車1個司機,變成2部車2個司機,成本大增 – 試問,貨櫃碼頭的經營者,願意增加清潔合約的價錢給環衛及清潔的外判公司去處理他們眼中的垃圾嗎?
結果,每天都大批可用的木材被送去堆填 – 試想,如果當初是將木材回收廠甚至環保園設置於西九龍、葵青、荃灣一帶,這些木材的下場如何? 西九龍廢物轉運站附近的昂船洲以至青衣西南部大量土地可用,而且遠離民居,將環保園設於屯門,完全是當局規劃失當,促成今天「有木無人收,有人無木收」的結果。
但更要命,政府審計署最近竟然建議調低市區廢物轉運站的收費,建議減幅達一半,這將更進一步拉闊棄置廢木(以至其他可回收物料)到廢物轉運站與送去回收的成本差距。
請問香港政府就環保的公共政策是甚麼? 天真地以為請了黃錦星及陸恭蕙兩位專家任局長就可解決問題? 堆填區撥款被立法會彈回,主因不是某些區議員及地區人士反對,而是當局未有整盤「貼地」的環保政策 – 想學台灣實施垃圾分類收費?只是美化了的環保稅,肯定被市民及商界反彈,實施又有困難!
延伸閱讀:
2014/2/3 NOW TV 新聞:木板回收商望政府優先補貼
2012/4/10東方日報:探射燈:政府寧葬廢木 扼殺環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