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流感高峰期是在一月至三月,以及七月至八月,戴口罩是其中一個預防流感的有效辦法!大家或許在選購口罩時,會看到包裝上有一些數字,例如「具 99% 花粉和塵蟎過濾效果」,又或是 BFE 99% ,究竟這些是甚麼來的?數值比 N95 高,是不是更能防止受感染?
BFE(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就是細菌過濾效率,用來評價口罩從內部過濾微生物微粒的能力。現時不少口罩均標明由美國 Nelson 實驗室進行 BFE 測試,這項測試大多會以約 3.0 μm(微米)的微粒及 28.3 lpm(公升/分鐘)流速來進行。以美國的標準來說, BFE 至少要達 95% 才算是外科手術口罩。而簡單來說,飛沫的粒子大小約 1 – 5 μm,若果感冒時使用 BFE 達 90% 或以上的口罩,病菌傳播能力已大大減低!
而 PFE(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則是顆粒過濾效率,以 3M 為例,他們會利用 0.1 μm 的微粒及 28.3 lpm 流速來測試外科手術口罩的過濾性能。而普遍來說,這項測試容許使用 0.1 – 5.0 μm 的微粒來進行的。故 PFE 達 99% 的口罩就是指口罩能阻隔 99% 的微粒!
▲ 口罩款式䌓多,品質效能大有不同!
那麼,一個具 99% PFE 的三層不織布口罩,效能是不是比 N95(即 PFE 達 95%)更強呢?答案當然不是啦!根據 NIOSH N95 的標準,測試時會採用 0.3 μm 及 85 lpm 流速來進行,而以 PFE 95% 以上的外科口罩來進行 NIOSH N95 測試的話,結果往往低於 70%。主要原因是因為過濾材質的效能,往往受空氣流通量而影響,空氣流通量愈大,過濾微粒的效能會減低。
雖然外科口罩的主要功用是阻擋使用者的飛沫傳給他人,不過亦能以外層PP防潑水材質,阻隔他人的飛沫傳到使用者的口和鼻。除了口罩的質素外,最重要是戴上口罩後是否與臉部有良好的密合度,以及留意口罩的正面是否朝向外面,才能達到最佳防護效果!
閱讀更多:
Respirators and Surgical Masks: A Comparison – 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