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廿尾三字頭,身邊友儕人人就似辦年貨過年,忙不迭趕結婚趕生仔,然而在一片紅色炸彈赤海,這個時代未合久已分,離離合合也是尋常事。
這個保守迂腐小農城市,人們夠膽鋪張婚已結,卻絕少願意坦白婚已離,香港人當然未進化到豁達婚姻,簽字離婚也擺外國人那種分手酒,不過當事人難色地沈默分居,再來低調簽紙,誰人圈子裡總有一兩位。
因了解而分開這個理由實在老土得過份,但卻依然備受用戶歡迎,「了解」已是虛詞,何謂了解?午餐時閣下離開寫字樓時明明想吃叉燒飯,但途經壽司店時卻不敵魚生圖片,最後吃生魚片,「我」夠了解「自己」了吧?到頭來還不是事與願違,還要是「自己」揀的,愛情偏偏就是一個集齊各國美食的食堂,食客左看看右逛逛,既想吃吉列豬扒又想要魚香茄子,後面還有咖哩雞西多士肉醬意粉等待你,我們能做的只能選一間自己當時想吃的,之後乖乖地入場,付款,慢慢吃,直到埋自己單為止,無人可寫包單包結婚生仔夫慈子孝,命裡有時是獎勵,命裡無時是應份。
畢竟我們自忖理性,辦什麼事都要個原因或者下臺階,老實說,何來那麼多「了解」呢?感情原是感性不講理之事,閣下偏偏想扮理智告解,其實無論說的還是聽的都不相信。
其實離婚最傷心的不是關係終結,而是自信崩潰。
我們都自命不凡,自以為眼光獨到,千揀萬揀,揀著爛燈盞,那是一桿清袋,一次過把若干日子以來自以為是的自豪和理智輸光,誰都嗜賭,愛情賭徒尤甚,常言道什麼投資要止蝕,對愛情無用,下注者眼見愛情和幻想不相符,反而會變本加厲,以為更多的心機能夠換來逆轉,其實如此自欺,實屬唔抵可憐的不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別以為一次半次的賭注不傷身,問世間多少天真男女,被悔婚被離婚以後,心底已被挖下無底洞,亦再也燃不起任何火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