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文物探知館看舊郵政總局展覽。
這個由中大建築系製作的模型相當精細。右側向干諾道的天台有個平台,為港督彌敦建議在郵政總局樓頂加建鐘樓而改建,但因為嚴重超支最終取消了,所以到拆除的時候都是一塊平面。
設計中間有個中庭天井,用以採光。
陳智思找建築系同學製造的小模型,當然沒有大模型那麼精細。
LEGO版的也有,當然就不志在精細形似,而在神似了。
安裝在舊郵政總局被當成格言或標語的《聖經.箴言書》句子﹕「As cold waters to a thirsty soul, so is good news from a far country.」
(和合版﹕「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 」)
(郵政署自己譯成﹕「遠方傳喜信,苦渴遇甘泉」)
後來也搬到新郵政總局,重新安放在大堂牆上。
「女界購郵票處」﹕未有女性專用車卡,香港當年卻有女性專用的郵票櫃檯。
日佔時期的郵戮。
大家懷念的「皇家」伊利沙白二世郵筒。
這種售票機相當古老,我還用過但後來就沒有了。
當我摸摸那部機的時候,就有保安提醒不能摸了……怎麼不貼張「不准觸摸」的圖示﹖(那部派信單車也有貼呀,見不到有標示還以為可以摸呢……瘀爆 🙁 )(編按:張相都顯示有條圍繩在前面……)
相當知名,當年一位洋公務員被囚禁在集中營時已在設計的重光紀念郵票。就像天文台的職員在戰俘營中還在記錄天氣一樣,英國人這一種性格很好,就算身為戰俘也沒放棄職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