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方,嘉咸街也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中環也是維多利亞城,又稱女皇城或香港城,這裡有大約160年的歷史,但是面對堆土機的發展,還是要把位置讓給地產商,用連鎖式超市去代替。市區重建局計劃在嘉咸街市集一區推土式去拆掉有人情味的抵密度建築物,連市集一起除去,取而代之會是由地產商控制的約33層的商業大廈,把原本在地面上的市集離地式搬上4層的平台商場上,市民見到的是不會是平價菜鋪、魚鋪,而會見到百佳,惠康或是一些我跟不進去的名牌商店,徹底破壞這個老街區的歷史氛圍及現有的活力。
外國人最想看到的就是舊香港的活力,因為這些東西都有著獨自的個性,不像那些Lv 、panda等等千篇一律地複製商店。但是擁有地球上最強消費力的大陸人,往往是最喜歡這些複製式的商店,他們不思考當中的品味,只是為買而買,為了買貴東西炫耀自己的財富。在市場經濟下,因為對名牌店能夠購大錢,所以名牌商店到處出現,汰弱留強,把不能賺太錢的鋪頭汰換成名牌店,自由行也是有份把香港文化殺死。
晚上的嘉咸街
這個地方已經被殺掉,只能把這個地方用相紀錄下來,在嘉咸街準備重建的舊樓有塊banner寫著「生活品味」,地產把原平屬於平民的日常生活品味破壞後,發展成為高貴的品味,沒有三蚊個新鮮出爐菠蘿包,只有十蚊個工廠菠蘿包,這就是香港人心目中的品味嗎?還是看不起別人低下的生活品味,擁有一種地產商的優越感,一定要別人改變以往的生活方便,去接受你們心目中那種的品味?
重建令嘉咸街好像變了死城
這些真的是生活品味,為何生活品名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大量付出金錢才能有這些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