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錄得旅客訪港的數字有名顯的下滑,而購買髙檔名牌貨品的人數亦大減,專家説這是個健康的發展現象。
消費者的品味達到一定水平,才能排脫名牌的鋪天蓋地的攻略,而選擇適合自己身份喜好的産品。這道理不單反映在日常消費品行列,音樂藝術等精神食糧亦可蓋括而論。
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已舉辦了好幾屆。早年聽眾容易被大牌爵士樂手吸引,尤其是來自爵士發源地美國的樂手。近年,主辦機構著力發掘新世界的爵士樂,繼早前北歐風爵士樂大獲好評後,今年我們且將重點移到亞洲和大熱的南韓。
今年香港國際爵士音樂號稱「亞洲爵士新生代」,演出單位亞洲組合佔了近半。
來自印尼的六人組合 SimakDialog雖然打著傳統文化Gamelan 的招牌,但融爐中泡製出來的音樂郤五花八門,令人大開眼界。韓風流動之勢未減,自封爲爵士勢利鬼放克道友 Jazz Snobs Funk Addicts (JSFA)的六人組,是今年的節目內聲勢最澎湃,實力和知名度也甚高的隊伍。
來自阿根廷的探戈爵士四重奏,是極少數能把兩種音樂原素混在一起而毫無半點牽強和造作組合。承襲著Astor Piazzola 的傳統,百份百南美風情再加點王家衛,十足十感性的誘惑由即興話事。
來自比利時的Broes,是另支帶著濃烈民族風格的七人樂團,是國內近年冒昇最快最具人氣的年青樂隊。
加拿大的Gia & the Unpredictable Update,是組帶著七十年代前衛搖滾,融和爵士精神的組合。就把爵士樂中那種挑皮及捉弄的玩意作樂隊名稱,再加點領班 Gia的東歐情懐增添不少趣味。
百份百港産的 5422 Collective是由 Patrick Lui吹雞,首隊以玩奏自編自撰樂章的全港人爵士大樂隊。自學成回港後,Patrick不停地在各類型各層面的音樂中闖關,挑戰創意,撞出不少火花。
古人七步成詩,Boris S就一個人包辦了作/編曲、唱片監製、樂隊、錄音師、混音師等角色,在不及無可能修剪的情況下,在觀眾面前一 take過把樂曲烹製出來。即興可以去到幾盡?現場自有分曉。
![]() |
![]() |
![]() |
Lucero-Fernandes-Gagnon Trio來頭不少。Anthony Fernandes 及Sylvain Gagnon (龍小飛)均爲本港樂擅上,無論在爵士、古典及流行音樂中也常碰見的最佳拍檔。而Lucero 自少失明,無阻這位音樂天才的發展。
來自丹麥的Mikkel Ploug Trio,黙默耕耘了十多年,近日終於冒起頭來,在歐美樂壇上引起關注。音樂方向是北歐風格和東岸傳統的配搭,作品則清逸雋永,耐人尋味。
![]() |
![]() |
結他手Roger Wang以鈎指彈奏法載譽星馬多年,首次來港演出。特別嘉賓爲本地知名及桃李滿門的 Tommy Ho。一電一木兩支結他,味道、取向和格調各異調泡出來的是怎樣的,到時便知。
剛在5月和側田彈了幾場音樂會的 Maple Jazz Band,是由一羣畢業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的年青樂手組成。樂隊成立已有七年,主打節奏強烈的Funk 及騷靈味較重的爵士樂。
亞洲爵士樂的發展已到一定的成熟階段,亦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定能成爲世界爵士樂壇 製造出新氣象。現時雖然沒有甚麼名牌巨星,有的是全靠實力,堅守罔位,默默耕耘的爵士音樂人。支持亞洲爵士樂手成長,給他們多一點鼓勵,我們齊來踏出這一步。
詳情請瀏覽www.hkj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