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Yun 攝
在下關心時局,認識我真身的朋友當然知道,每逢港聞版頭條政經大事,有好幾位朋友都會詢問我意見。
近日某朋友問我「爽健你撐唔撐罷課」,我告訴他,閣下這個問題問得甚差,撐唔撐,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對錯和內容,這跟盲目跟從周融一伙的那些不思考人士沒有分別,在決定立場之前,首先看看這件事的內容,才是重點。
罷課不是目的,是手段,是非常手段,學生哥有課不上,頂多只是走堂,欲以戰迫和,學生們必須堅持達不到戰略目標不罷休,觀乎學聯星期一時的宣言:2017選舉公民提名、不承認831人大政退方案、主持政退方案失敗的行騙長官梁振英、林鄭三人組等必須辭職,以上叫價甚高但合情合理,「普選」必須是一個沒有造馬的選舉,是常識吧?
然而戰略目標再高,是次罷課能否達到目的,抑或只是另一次佔領道德光環,卻可圈可點。罷課不罷學、有限期罷課,根本只是民主黨念茲在茲「愛國不愛黨」學生版,古今中外那位將軍在開戰前便向敵軍事先張揚自己退兵時間和戰場佈署,而又打得勝仗,請告訴我。
假如我是梁匪一黨,對這場只有一星期持久力的吵嚷,當學生哥冇到是最佳策略,不讓口實予人,反正學生哥未開戰已自曝底牌,任其自行撤退,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上策。
學生哥們鬥志誠意可嘉,在下認同,然而是次大專罷課,其事該撐,但戰略錯誤,敗象未戰已呈,很有機會淪為再一次沒有結果的空洞抗爭,事實殘酷,論點難聽,但難避免。
要撐,必須撐那些知行合一,開戰為了戰勝的著地抗爭,至於開戰只求宣戰,甚至只想自我感覺良好地圍爐階段勝利的離地自瀆,香港已經太多例子,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