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夏天,看愛情電影的時運低。《生命中美好的缺憾》沒有太大缺憾,但不算美好。《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不夠曖昧。《等一個人咖啡》直等到最後十五分鐘才有半點浪漫。想不到在暑假尾聲,完全沒有期待的情況下,在夏日國際電影節看了《離開他以後》和《她消失以後》﹝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 & Her﹞,補償了之前的失落。
故事很簡單,太太要離開丈夫,然後導演分別從她和他的角度去說這個故事,並把它拍成兩齣電影。雖說是從兩個人的角度去說故事,但卻不是兩個故事,觀眾不要期待會像「羅生門」那樣,有石破天驚的前後矛盾,「哦,原來係咁嘅,唔知邊個講大話呢」式的人性審判。兩個人的角度說故事,縱有前後矛盾,也是很含蓄,甚至不重要的。就是兩個人的焦點落在不同地方,記憶稍有出入而已。
看完這兩齣戲﹝尤其是先看的《離開他以後》﹞,我的反應是「好好看」。但為什麼好看呢?又有點說不出所以然。直到翌日,看到知名影評人寫的一些觀後感,才恍然大悟過來。這兩齣戲,除了含蓄,導演對感情的看法很成熟,在當今的愛情電影中很難得。
怎麼成熟法?導演沒有過分解釋兩個主角在這段關係中所下的每一個決定或選擇。她為什麼離開他?有跡可尋,但不需要出現什麼導火線。離開後又為什麼要再找他?不是簡單一句人性軟弱解釋得了。兩個人最終會不會復合?沒有交代或更簡單的根本未發生。兩個深愛過又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人,分開總是欲斷難斷的,但最終亦可能不了了之,各自在對方的生命中消失。不能凡事都要一個說法,這是一齣沒有愛情金句,看完後不會學到任何愛情大道理,但又真正關於愛情的電影。
《離開他以後》和《她消失以後》好看在氣氛和生活實感,不在劇情﹝要批評,一句劇情單薄,這兩齣戲擔當得起有餘﹞。第一晚看完《離開他以後》,觀眾知道男主角在妻子失蹤後曾跟另一個女子發生關係。看《她消失以後》前,我發了一個whatsapp給丈夫,「希望他上床的對象另有其人,不要是那個酒保,那太predictable了」。而果然男主角確是跟他的酒保發生了關係。﹝這條橋不怕爆,很易猜到的。﹞散場,我投訴,「真是那個酒保,很老土!」丈夫答:「他的生活很封閉,不是她,還有誰?」「Come on,一個三十幾歲,太太不在身邊的男人,要sleep around,有幾難?而且他是西人,他們更開放。」丈夫沉默不語。好彩,從他的沉默中,我聽到自己的膚淺蠢俗。
為什麼老要追求劇情驚喜呢?這不是一齣以劇情取勝的電影。批評它predictable,就像對著奧運金牌選手的照片,批評她的皮膚不夠細滑緊緻一樣,不分輕重,完全失焦。
知名影評人對這兩齣戲唯一的批評是太中產,男女主角都是打跛腳唔駛憂的人,令觀眾難有共鳴。對此,我反而不太認同。我很喜歡導演很細緻地描繪了兩位主角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習慣,而他們較優裕的家庭背景其實跟他倆的性格和心境都很有關係。
男主角三十三歲,女主角沒有交代,應該跟他年齡相若。男主角的父親是非常成功的餐飲商人,他自己也開酒吧餐廳,但經營不善,最終虧本結業。女主角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應該是教人文學科的﹞,母親是音樂人,她自己還未畢業就結了婚,妹妹以前是演員﹝大概不大成功﹞,現在是兼職圖書管管理員。
為什麼我要那麼清楚交代二人的家庭背景和現有職業?假設兩位主角均是三十三歲,以世代論是X世代和Y世代的交界。在大城市,這個年齡層的人開始陷入下流社會─子女無法在物質層面上超越父母的成就,而這是之前七八十年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以往多是下一代活得比上一代好的。但千禧年後,時代變了,成功需父幹,可父蔭,既是福份,有時亦是一道枷鎖。
我絕對覺得男女主角父母的社會地位有加重了他們各自的無力感,他們不只要面對感情困局,連自身的前途,在精神上也叫他們透不過氣﹝飯是有得吃的,甚至有雞髀吃,但人不單靠麵包過活﹞。男女主角在分開後先後搬回父母的老家,男主角的父親住豪華公寓,女主角一家住近郊的獨立屋,都是中上層典型的居住環境。對比他倆婚後的小公寓,下流力明放在眼前,怎也逃不掉。而且戲中很多男女主角跟父母對話的場面,顯示父母對他們仍很有影響力。都三十多歲人了,因為經濟未能完全獨立,因為仍要靠父母,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繼續窩在老家。這是以前西片很少看到的情況。以前看荷里活的電影,總很羨慕他們的年輕人,好像一到二十一歲就有能力自立,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年輕人自有他的天地,老死不相往來。
兩齣差不多的戲,為什麼我會覺得《離開他以後》更好看呢?因為我很喜歡女主角Jessica Chastain,她是我這期的女神,《離開他以後》是從她出發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人會說什麼她不是典型的美女,不過很有吸引力之類。我反對,我覺得佢好靚,好靚好靚。如果你都喜歡她,我強烈建議你看《追撃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她在那齣戲真是靚到上天,《離開他以後》只是第二靚。
《離開他以後》和《她消失以後》上星期上了正場,有時間,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當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比看電影重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