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局乜乜乜:軟硬雙修,才是創新科技的走向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mk_is_here)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mk_is_here)

 

創新科技局又胎死腹中,作為IT人,覺得這個理所當然。因為有局同無局,政府其實都係唔知乜野係創新科技,唔會識搞,所以最好唔搞好過搞。

但話又說回頭,莫乃光議員其中一個POINT,有局始終好過無局,原因係,多左個局,我們多左個明確對像,年年鬧,月月鬧,日日鬧。好過現時科技政策,係UNDER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而這個局,係同時管「對外商貿關係、促進外來投資、保護知識產權、支援工商業、發展旅遊、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競爭、資訊科技、電訊、廣播、電影及創意產業,以及發展創新科技等事宜」,即代表,創新科技只係在現行架構上,只佔一小部份,那麼,政府又點會理我們IT行業生死,聽我們聲音?所以有局好過無局,係有少少道理。

 

咁我又係咪好支持政府成立科技局?立局與否,分別不大。政府現今都係亂用錢,單係所有同中国有關的項目,個個都超支一千幾百億,咁多幾億整個局,係真係細數。但成立科技局係咁真係幫到香港?我對此有保留,因為班人唔知乜係創新科技,創意產業。

好簡單,數碼港同科學園搞了那麼多年,係咪真係搞到成績?大家其實都知。香港咁多incubation,又co-working space,數碼港同科學園亦有co-working space同office,但係咪真係我們需要?大家不妨上去那些所謂co-working space,公司多,但真係在上面用的人不是太多。

 

講創新科技,創意產業,香港好似只側重在SOFTWARE上面,以及其SERVICE。但創新科技,創意產業,係咪就只係軟體上面?又幾多間公司係只有軟體,而會發達?GOOGLE、APPLE、MICROSOFT、IBM等都係有生產硬體。

現時美國其中一個好HIT的集資網站,Kickstarter,內裡不少有趣的創新科技產品,都係硬件來。而好多不少新的創意產品,動不動都集資到數百萬美元。

現今常說的「聰明城市」,智能身分證、RFID追貨的SYSTEM、最HIT的四軸直升機、無人架駛系統、電動車、潛水機械人、3D PRINTER/SCANNER等等等等,全部都需要硬體支援。

那麼,做硬體,就要在硬體上有配套,而香港,正正就係缺乏這邊的支援。現時政策則重軟體方面,不理另外一半,創新科技創意產業,又點會有一個完整的生態?

 

做硬體,除了裡面電子部份,重有內裡結構設計,以及外殼。而好多時,這些設計,不是話在電腦入面畫好,就可以做成品直接推出市面。要不斷做手辦,不斷改,改到適合到生產程序,才有找廠家幫手開模生產。因為如果模件有事,成批貨就不能用且會全蝕。所以在去到產生產之前,必需自己有工具機器,去做手模試作N次。

而香港,正正就是缺乏工場同實驗室。先不理會磨床,羅床,轉床,LASER CUTTER這一類大型機器先,搞內裡結構設計及外殼,我仍可以用3D PRINTER。電子,自己曬PCB同慢慢用辣雞辣電路板,做PROTOTYPE仍是可以的。但問題在地方,香港有哪一間incubation,或co-working space,不是用中央冷氣?有多少不是商務式OFFICE?如果我要用3D PRINTER,用辣雞,曬板,有何地方可以抽風?成班人在OFFICE入面慢性中毒?重有曬完板的容液要怎樣處理?更不要說磨床、羅床、轉床、LASER CUTTER這一類大型機器去做一個最好的PROTOTYPE,去集資或搵CV投資,去做模搵廠生產。

1998金融風暴前,我乃可以在不少房屋署的工廠大廈,找到細廠幫我起模,起手辦,甚至借工場來用。今日香港呢?

 

另外,現時的資助,一開始只會有10萬,純SOFTWARE都只係頂到三到六個月人工,如果要搞硬體,真係杯水車薪,更莫講話要買機器,單係手辦DEFECT的COST都COVER唔到。

 

如果真係要搞高新科技,至少要有工場,實驗室,機器等可以借用,搞硬體才無那麼困難。IT不是只有軟體,軟體有其局限,需要硬體協助;但專搞硬體,亦不能擴展其硬體應用,必需要軟體去優化。軟硬雙修,才是創新科技的走向,畢竟,這個仍是現實世界。

 

作者:IT猿人

右翼排外反人道無良歧視法西斯落地獄英國狗資本階級黑五類大中華左膠之鍵盤戰士,港英漁業王國寫曲大臣,專寫膠曲。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99722
Date: 2015-02-18 16:44:27
Generated at: 2023-06-01 11:19:41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5/02/18/99722/創新科技局乜乜乜:軟硬雙修,才是創新科技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