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變為親建制報紙其實不是新聞,但想不到如今的言論已偏頗至此,不禁讓人握碗慨嘆-香港的民主派主流,難道只剩下其實也是不值一提的蘋果日報?
諸君請先閱此文:
首先,本人對於不問情由就指「反水貨客參與者行為令人反感」這件事情更反感。現在是共黨恰港人恰到上心口,港人反擊實屬情理,而「惡形惡相」此等字眼更是極為偏頗,作為傳媒工作者更應明白煲貶之詞對同一件事情之理解有決定性影響。所謂「搞喊細路」而引發的爭議,本人連討論都覺得無聊:你試想想,現在是打杖,如果敵人一早知道對方怕傷及無辜婦儒,於是把一百個老人小孩列席於前陣,那你怎算?是否就因為對方這樣做就直接舉白旗投降?不會吧。所以,不在戰場上帶上老弱婦儒本身就是戰場倫理、運動倫理。對方無道德底線良知,我方又跟著對方思維發瘋,不論右膠左膠什麼膠的思維模式,很坦白我真的不能理解。
根據文章作者,被捕者是「青年、學生、基層工。如果以極右精英的觀點來看,這批人就是不折不扣的losers:無社會地位、沒有獨立財政能力、無力與人競爭。他們並非在元朗居住,可能根本不受水貨影響,卻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他人,又無膽與強者對峙,轉移向水貨客發泄。」
第一,他們並非在元朗居住,可能根本不受水貨影響,但仍只因一腔熱血和義憤挺身而出,更遭拘捕,我們不是應該感謝這些真英雄為香港的付出嗎?多少居於當地的居民都怯於衝突不敢出來,唯獨他們不是「各家自掃門前雪」,這種氣度你有嗎?
第二,為何青年、學生就是社會的losers?所謂「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你們憑什麼斷定青年、學生是一世的losers?你們未試過做青年、學生嗎?現在無社會地位、沒有獨立財政能力、無力與人競爭,就代表日後如是嗎?現在如斯的境況,社會向上流動性低、買不到樓、還不是一班老而不害的,還好意思在這裡說三道四,不知羞恥。
何謂「自己的失敗歸咎他人,又無膽與強者對峙,轉移向水貨客發泄」?請勿轉移焦點,問題是出在水貨客大大影響民生致使天怒人怨,而非文章作者所言,一班失敗憤青在傷春悲秋,沒事找事做。誰喜歡在街上罵人(或許強國人喜歡)?誰喜歡受傷?你估香港人很空閒嗎?可像高官們動不動又到哪一地區工幹實質遊歷放假?
從其第七點所見,「大部分人警權及被捕權利觀念極之薄弱。其中一人自願將電話解鎖讓警察查閱,警方從而得知他是某Facebook專頁版主,更順藤摸瓜找到其他涉事者。最後有7人的背景資料全被公開,翌日香港只有3份親建制報章有此7人的詳細資料,相信有可能是警方發放。而不少被捕人雖然有權拒絕,亦接受了警察的搜屋安排。」另外,亦指「多人報稱在警署內被打」。
好了,說到這裡,應該是要檢討為何警權大過天,警察居然能不宣示疑犯權利之下一次又一次侮辱、踐踏人權,胡亂公開個人資料予傳媒,更居然涉嫌在警署打人、搜屋,真的正一爛仔當差,窮空極惡之能事!你不檢討之餘,還要羅列出來予大眾知悉你的醜態都算了,更反咬被捕人士一口,言「大部分人警權及被捕權利觀念極之薄弱」。什麼?這和「我強姦你,你應該要保護自己;你不保護自己,那我唯有強姦你了」的言論有何分別?!
文中終有一點是正確的。對,他們不過是普通基層和學生。對,他們不過就是普通基層和學生!就連普通基層和學生都知道火燒連環船,再這樣下去香港快要給水貨客擠得陸沉了,你還不醒覺!losers都比你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不止該文,細心一看,其餘明報的副刊文章,也充斥右派思想,與大公、文匯之流經已渾然天成、連成一氣。如果該文乃出自傳統親建報之手,本人大概一笑置之、不予理會。但是,想不到明報今日已正式淪落為中共喉舌,所謂「公信第一」,當真是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可恨的是,多少中產離地能人仍當明報是有公信力的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