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枝節撐三跑

改編自石鏡泉:《莫以枝節礙三跑》 (晴報19/03/2015)

 

20150325-acdn-skypost_on9

 

雖然機場第三條跑道(「三跑」)不幸已獲行政會議通過,但相對於其他機場發展已姍姍來遲的「三跑」仍有不少潛在效率問題,香港若還不急起直追,將在全球激烈的競爭下,一再錯失機會。

 

有支持者又提出一些「三跑」是未來發展、樞紐優勢及經濟貢獻等考慮。其實,以上全屬枝節,若技術(如空域問題)、環保(如環評報告)、成本效益(如善用跑道資源),以至徵費(向旅客徵收機場建設稅)及勞工(有足夠工人可供聘用與否)等成為「三跑」未來發展必然的劣勢,這些枝節就可謂重中之重,難以迎刃而解。

 

有人以廣州白雲機場剛於2月初啟用的第三條跑道用量不足為例,恐怕港「三跑」未符成本效益,而空域的分配也有問題。我們必須指出,白雲機場在空域使用上與鄰近佛山機場全面衝突,條件與香港機場的限制同出一轍,廣州須與珠三角內地其他城市,如深圳、珠海、澳門及香港,分享已擠塞的空域。航權如何與空域無關,更不可與港穗跑道的使用率相提並論。若說要與世界接軌,港興建第二機場比白雲機場興建新跑道更有所發揮。至於空域飽和的說法,其實不能光靠科技,還要牽涉政治談判以作調配,相信問題還不是三言兩語可迎刃而解。其實在珠三角空域上,華南地區城市與港根本是惡性競爭,靠吃基建飯糊口的支持者為何放棄「傷感情」這問題來?

 

眾多支持理由,不及競爭對手已做或將做的措施。國際競爭對手如倫敦希斯路機場有兩條跑道,亦已放棄增建一條新跑道;市長Boris Johnson更擬在肯特郡對出泰晤士河河口,興建四條平行跑道新機場取而之代之;而有四條跑道紐約甘迺迪機場,2013年只有406,181班航班,與香港機場當初設計雙跑道每年最多378,000班,只是差些許而已。可見跑道數量與航班處理量根本不成正比。。亞洲及鄰近地區對手的情況詳見附表。簡單總結:它們以雙機場為策略,而不是以一個機場三條跑道為「基本消費」,「三跑」建否,不言而喻。

 

「三跑」除不能應付未來發展的需要外,也不可應付突發事件。港雖無暴雪,但一旦發生意外,大量走私水貨日以繼夜湧入,沒有興建足夠購物設施的有形及無形的經濟損失恐怕便不止千億。港電力及電話網絡收費不廉宜,原因分別是利潤管制協議及中資搶奪香港流動電話頻譜所致,建「三跑」做保險,愈起愈蝕,也可作如是觀。

 

少數港人及立法會議員短視,無視香港發展的需要,自以為是,以為求仁得仁,其實是求「死」得「死」:自己愚蠢「求死」之餘,也連累本地商貿、零售、旅遊業等經濟命脈,以至香港一起「死」。如此之流,出自石老師報社,現大力推三跑的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以及民主黨的單仲偕,可謂表表者。

 

osais_no_departure

再起三跑,香港會起唔到機,好似係

 

 

作者:機場發展關注網絡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
一群由東涌居民、飛機師、保育及環保組織人士、政策研究組織及其他公民社會人士成立的倡議群組。自2011年起,反對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102687
Date: 2015-03-25 12:45:13
Generated at: 2023-05-31 05:41:30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5/03/25/102687/潮文-莫以枝節撐三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