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How can I recycle this)
香港自本年度四月一日起,所有零售商均需為向顧客提供膠袋強制徵收費用,每個膠袋盛惠$0.50。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許多人順口一句稱是次膠袋徵費為「膠袋稅」,真箇很傻很天真的誤解,稅者,政府替公共財政徵收稅金,再分乎公義地重新資源分配,才算是稅,現在只是所有零售商把提供盛物膠袋的成本徹底轉嫁消費者,擺明是攞正牌的偏商擾民,何稅之有?
老實說,環保這個光環人人樂用,但這也突顯許多離地港人的偽善,你問他是否支持一年一度328熄燈一小時,他瞓身讚好,到時拚命在黑房打卡,身體力行對環保根本冇用的環保界盛事,然而假如你請教他對五毫子膠袋的睇法,他隨時大發雷霆,他對收費膠袋的牢騷比沒有真普選更大。
形式的事,多多益善,是為離地。
環保其實是很本土很講歸屬感的事,為何閣下會清潔家宅,卻不會拿掃把自發掃街?因為那蝸居是你的家,那條街不屬於你,或者應該這樣說:你不覺得那些地方與你有關。這種除了門前雪以外一概不理的生活態度,其實不是一位合格公民應該抱有的想法,這只配是屁民苟且偷生。
假如某個社會大部分人根本不覺得自己「住」在這個地方,他們把生存當作生活,別國政治經濟文化殖民自己國家,他們不理,食水食物空氣土壤被污染,他們懶理,一味只顧食玩瞓屌,人活得像頭豬,你幾時聽話豬欄中的豬會為了餿水污糟而向農場東主投訴?
誰想跟市民大眾講環保,最少都要大家當「環境」是一回事吧,至於港共政府這種當年雷聲大,今日雨點小的處理膠袋政策,只是做個樣扮工而已,那些以為收膠費等於環保的天真嬌,還是校好鬧鐘早些就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