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叫「混帳節目輪迴」?當知道《愛˙回家》完結後,立即以《愛˙回家 2》重新出發;《食平D》發展到《食平3D》;《明星愛廚房》悶極收場,然後以《吾淑吾食》接棒,跟著接力的,會否又是《女王的盛宴》或令人聞雞汁喪膽的《May姐有請》?雖則節目名變了,主持也一樣,但其實都是飲飲食食,呆坐吹水,自己嘿哈大笑,電視機旁的觀眾卻只能目瞪口呆,默默忍受。
這種借屍還魂、陰魂不散的節目編排製作,蘊含死纏不休的輪迴特質,背後創作動機實在耐人尋味,除了不思進取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香港觀眾好欺負!
當ATV回天乏力,HKTV免費廣播遙遙無期,TVB在毫無難度下,就可以輕鬆續牌12年;可以想像得到,當ATV關門大吉後,一台獨大的現象,就會真實地呈現在這個城市的大氣電波內。
唏,不是還有港台嗎?問心,港台節目播出以來,有多少人緊貼播放,用心欣賞?
而至於說好的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卻好像連只聞樓梯響的程度也沒有。
因此,可以預期,TVB可以繼續放任的為觀眾著想,推出一些自以為高水準,卻給明眼人一眼看穿,絲毫不動腦筋,完全搬字過紙的照抄節目,就好像臉不紅、氣不喘的《今晚睇李》;又或是偷取意念,將韓國電影《陽光姊妹淘》一扭而成的《M Club》;或結構相同,可以稱為向韓國節目《花漾爺爺》致敬的《三個小生去旅行》(最新一輯是「四個小生」,當偷橋也可以添食而高調地宣揚,還有何話好說?)。
當然,世上不是只有David Letterman才有做talk騷的專利,也不是凡是描述姊妹情的故事,就一定是抄人家《陽光姊妹淘》;甚至老人家出發去拍旅遊特輯,也非韓國才擁有這個製作權利。但只要稍微修改一下,滲入一點創作心思,就算未能煥然一新,但也必定能取得尊重,而不是各方謾罵。
另外,喜歡一台獨大之下所製作出來的節目,亦是個人自由;品味高低,其實無傷大雅。但要清楚:人,可以各有喜好,但卻不能失去判斷素質的能力;如果對於低水準的東西,錯誤地作出高度評價的話,即是代表自己在鑑賞藝術的能力上,已低於標準。
說回今次「輪迴」的標題,前陣子看了日本漫畫家小畑健老師的《All You Need Is Kill》(亦即是Tom Cruise的電影《異空戰士》),人家也是以輪迴作主題,但每次輪迴重生,必是作出改變,強化再戰;但反觀TVB的節目輪迴,卻只有混帳二字,令人吐血!
當然,最近廢台也有一個稍為讓人稱讚的「輪迴」,就是於深宵期間重播神劇《大時代》,而事實這個策略也是何其聰明絕頂,午夜時段收視提升,讓機構增加廣告收入。
但想深一層,要靠一齣23年前的舊劇,才能引起迴響及談論;至於新劇,如剛播畢的《華麗轉身》,和重金購下及封胸重組的《武則天》,卻無人掛在口邊,這究竟算不算是「進步」?真是莫大諷刺!
但至少反映出一個真相:原來香港也曾經有過出眾、讓人回味的電視佳作;而市民的心態其實很簡單,不是要TVB滅亡,而只是需要有更多的其他節目選擇。
因應這個卑微的訴求,是時候要把混帳節目輪迴叫停。
同時,也是時候,向一台獨大說: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