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搞反三跑,間中都會難免向國泰航空開拖。皆因呢間航空公司越嚟越垃圾之餘,仲要越嚟越土豪。國泰一切所在所為,其實都係香港文化同命運墮落嘅寫照。
自細住望到啟德機場跑道嘅地方,同學之間總有幾個老豆老母係CX員工。雖然我成日從同學口中聽到,佢哋成日呻雙親CHUR到就跳樓,但佢哋身體太誠實,成日假期之後又喺同學堆前曬自己去咗倫敦、巴黎、東京⋯⋯
沒錯,90年代初入職的國泰辦公室員工,其另一半同仔女都可以出ID Ticket(即係員工機票),當中最平嘅就係ID 90,亦即係機票Base Fare一折,其他附加費照舊。大概就係可以用600蚊都唔洗的價錢坐國泰或港龍來回台灣,又或者1600蚊來回溫哥華。
呢個筍到裂開嘅Benefit,喺員工退休之後,只要個仔女未過25歲都仲有。而退休之後,個員工同伴侶都可以終身拎ID Ticket。所以話,90年代入國泰,簡直同香港電訊一樣,都係主權移交前的木飯碗。果陣國泰出晒名Timetable靚Service係全球數一數二,簡直係香港輝煌年代寫照。
不過,呢個只係主權移交前嘅最後風光。
主權移交後1年,機場搬入大嶼山。跟手金融風暴、911同SARS搞到成個航空業亂晒。呢3個重擊,其實係揭起咗太古系航空公司「搵快錢」同「度縮」嘅序幕。
搵快錢,就不得不提期油呢味嘢。國泰管理層透過投資期油市場「對沖」燃料支出,時有賺蝕。最勁果一年,係營運近乎蝕錢,但盤數就因為炒期油有道而有賺。
度縮方面,就更加磬竹難書。911之後油價上升,所有航空公司都用盡一切辦法搞輕架機Loading。呢個時候,就係將經濟艙餐具由瓷器變做膠器,鐵刀叉變成膠刀叉。不過,大家有沒有留意,國泰經濟艙餐具,都而家仍然都係膠膠地?
SARS 果陣就更加唔洗講,公司一句「共渡時艱」就強推「自願無薪假」。SARS之後果一年,經濟好番少少,國泰咪就係花紅派多果少少,That’s it。
2006年,中共資本入股國泰,同時國泰買起港龍,更是將「度縮」推到今時今日的極致。
新入職的員工,已經冇咗「全家出平機票」呢個Benefit,連員工及家屬醫療保險都要Cut細個Coverage。然而,去國泰城返工依然係CHUR到跳樓。
由於度縮位太多,我只係講兩個我認為係最離譜而比較少人講的。長途機冇雪榚冇杯麵,相對以下嘅度縮小思,已經係好小事。
1. 來回香港同台北班機,經濟艙只派芝士火腿三文治同飲品
2. 將國泰用殘舊機,推俾港龍用
國泰航空香港-台北綫飛機餐,攝於2010年
至於許漢忠,在港龍被收購後,去了機管局做CEO搞三跑(下刪十萬字)。
「搵快錢」同「度縮」,根本就係香港企業文化寫照。呢種殺雞取卵手法,植根香港多年。可惜,世界係唔會因為你不務企業搵到快錢而不變的。
中東三寶(Emirates、Etihad及Qatar Airways),連埋土耳其航空,成為新時代的航空界Big 4。由於4家航空公司位置於歐亞之間,加上時區之便,令上述航空公司有地理優勢,於國際航空市場上分一杯羹。
而中東三寶有著國泰體系延伸的橫向壟斷優勢(即油公司、航空公司及機場管理者均為皇室所有),令歐亞之間機票價格直線下滑。一張國泰直航巴黎的經濟艙來回機票價格,有時足以購買兩張中東三寶經濟艙來回巴黎的機票。更甚的是,當你坐過中東三寶之後,根本頭也不回,向國泰說再見。
以下是中東三寶與國泰航空在國際長途機經濟艙的服務對比
既然國泰又貴又垃圾,點解都仲會又有人坐?個答案可能係,國泰根本已經唔CARE做你香港人生意。
早前為預備後對第三條跑道,睇咗國際航空協會IATA 俾機管局的報告。當中有兩點好值得大家參考
講到做轉機客,國泰同港龍有天衣無縫的轉機schedule。由於香港民航處奉行升降時段先到先得原則。國泰同港龍由啟德年時積落的timeslot,到而家都仲用緊。其他新競爭者只能夠見縫插針;冇公平競爭升降時段呢回事,想係香港挑戰國泰系中轉地位簡直難上加難。
更甚的是,港龍飛中國的航權,早就係扭曲市場下的產物。港龍於1986年成立時,當時中國及香港各自派出一家航空公司去經營來往香港發中國城市的航點。完美升降時段,就係由果陣壟斷落嚟,優勢一直延伸到赤鱲角時代。而中國的航空公司比香港更爛,弄得國泰系航空公司在中國有著強大優勢。而你亦發覺,國泰機上的旅客,越來越多是操北方口音的強國旅客,香港人在機上,變得十分緲小。
講咗一堆野,而家先嚟重點:國泰同港龍,簡直係香港命運嘅寫照。
當初做好自己,傲視同儕。到最高位後卻不思進取,只為搵快錢搞度縮,忘記咗昔日奮鬥又有人情味嘅香港精神。透過巴結建制「食老本」,拒絕公平競爭,更耍手段弄得對手焦頭爛額。遇到對手比人強時,卻不是比優,而是透過連結中共資本取得扭曲市場下優勢。如此一來,連自己的靈魂都一點一滴地斷送在自己的手裡,國泰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以香港為家的航空公司。
既然不再香港,點解都仲有香港人坐?當然啦。香港人真係井底之蛙又金魚腦。只係Stick with comfort zone就覺得世界會跟香港一樣50年不變。未試過或者唔習慣試新航空公司,就當然不知道世界上仲有更平更好的選擇?
就係香港人懼怕挑戰,搞到國泰之流都仲係香港有市場。唔信?點解藍絲講啲嘢派晒膠都仲有香港人BUY?操控到香港人懼怕改變的心魔,再滲「和諧穩定」就已經可以做世界,搵盡一分一毫,呃盡一人一票。
嗯,我忘記了,國泰航空的Cathay 其實是解「中國」。一切都明白了,好似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