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 英國名相邱吉爾在1942年在非洲小勝德軍一仗的時候如是說。在洶湧民情嚴密監察下,今天泛民議員終於沒有出賣港人,一如期望地否決了假普選政改方案,香港人也像是小勝了一仗,成功抵抗獨裁政權掛羊頭賣狗肉的詭計。我們看似贏得了戰役,但我們還沒有贏得整場戰爭。遠遠沒有。
自八十年代香港人踏上爭取民主的旅途開始,直至「主權移交」後的十八載,港人整整奮鬥了三十年,我們得到了甚麼?不但當初被應許的民主普選遙遙無期,中共更藉違憲違法的「831框架」粗暴扼殺香港人應該享有的自治權,直接導致本次政改破局。中國不單在人口、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入侵香港人的生存空間,更妄圖用扭曲的選舉制度延續既得利益者的剝削,這種不公不義,實在令人憤怒。
這次政改雖然原地踏步,但這絕不會是我等港人爭取民主的終結。選舉方法爭議延綿數年,所引發的雨傘革命雖然失敗告終,但始終帶來兩項積極意義:一)完全暴露獨裁政權的暴戾本質,讓港人清楚明白民主並不能靠極權施予,而應用自己雙手爭取;二)令部份港人覺醒三十年來爭取民主的方法此路不通,應該改變抗爭的模式,揚棄離地的組織,亦令堅決捍衛我城我土的本土思潮迅速壯大。
因此,在後政改時代,青年新政呼籲香港人:
– 跳出和理非非遊行集會框架束縛,採用各種必要的抗爭手段,向港府及中共施加壓力,逼使其撤回違憲違法的「831框架」。有「831」,香港便不會有真正普及而平等的普選,即使重啟政改亦不會有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 在七月二日的期限之前登記成為選民,用閣下手上一票於本年的區議會選舉及下年的立法會選舉選出真正代表本土利益的政治代理人。港人的目標不能再停留於含淚投給民主派系以保否決權,而應著眼重奪議會的控制權,以求主導香港的政策走向及資源分配。
– 繼續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宣揚自由民主,以至本土理念,務求壯大本土陣營的政治力量,抗衡保皇黨派及離地泛民的影響力。
讓我們繼續為香港尋找出路,切忌以階段勝利自我麻醉。二零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不會是香港民主的終結,只會是香港人反擊極權政府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