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Justin Doub)
Thanks god its Friday,在下於寫字樓中快樂地清理本周工作等收工,鄰近同事們也是輕輕鬆鬆鄧梓鋒,大家手裏工作,嘴巴亦沒有閒下來,吹水吹水,無意中談動漫。
同事A:「好多男仔鍾意龍珠,擺明係假嘅打打殺殺公仔書,咁白癡。」
我:「正因為日本人還存有一份擇善固執的童真,他們樂於把任何看似低能白癡的事情認真地辦,所以他們才創造出數之不盡的動漫經典。」
「就算香港有創作人推銷呢條橋,那些勢利而功利的老闆未聽完他講第二句,已經把他連同整個文件夾扔出辦公室啦。」
「妳笑龍珠白癡?佢白癡咗三十一年,淨係同妳講錢,人家藉呢條橋賺咗天文數字收入。」
「咁又係。」
世上多少經典,源自尋夢者畢生堅持白癡。大和民族其中一種優秀基因正是無比認真的堅持,他們沒有盲目膜拜千人一臉的所謂無窮盡追逐金錢=成功人士方程式,大和魂對不屈不撓,有着近乎偏執的認真,許多優秀的日本人畢生隨時只是忙一件事,精益求精,就算是畫公仔寫古仔,都能把兒戲昇華專業。
鳥山明的龍珠當年畫了十一年,全球賣了二億三千萬本,明哥一人之力差不多揹起九十年代日漫鼎盛時代半壁江山,什麼畫公仔難成大器,只是井底港蛙之短見。
港孩只要稍為喜歡在紙上隨意塗鴉,多少港爸港媽猶如活見鬼,馬上制止立即警告小孩,祭出一大堆「勤有功,戲無益」「成功需苦幹」「學海無涯唯勤是岸」之類似是而非的大條道理壓死孩子嗜好,唯恐小孩做少幾分鐘功課奴隸便看不見起跑線。
其實這個時代香港每一位小孩都很可憐,他們根本沒有嗜好、童年和夢想,他們只是一位又一位沒有刑期也沒有收入的無期競爭囚徒,香港這些所謂父母長輩把小孩的翅膀未拍過翼便狠狠拔去,卻妄想他們還懂得飛。
老實說,就算上帝送香港鳥山明二世,這個讓天才一開始誕下已經蒼老的城市亦不可能孕育出超級撒亞人,他的才華只能淪為自私自負自大自我的中老年人以現實之名輾平的碎片,或許,街邊祈求別人替他做份問卷的年輕人,原來是投錯胎的漫畫家。
橘越淮而枳,民族DNA,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