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Nicolas Alejandro)
立法會選舉在即,全民退保幽靈又隨之而回到香港。
事實上,我認為「全民退休保障」這個議題,從一開始就不適宜在香港討論;因為香港的公共財政根本就不適合這種福利主義的政策;所以,無論是甚麼方案,都沒有討論的意義。香港的公共財政只要不作改變,全民退保就沒有討論的空間。
然而,香港的公共財政,在中共的設計下,卻又完全沒有改變的空間。中共所謂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所宣稱的「除國防及外交事務一概由香港人自理」,在香港公共財政這一環,也是完全的謊言。因為《基本法》有這樣兩條,最近大家都集中在與主權相關的條文,也許忽略了:
第一百零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第一百零八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
也就是說,中共規定1997年後的香港新殖民政府,必須年年有餘;從九十年代中共對玫瑰園計劃的反應來看,他們是為了在2047年或以前,能夠將香港自開埠以來積存的財賦統統收歸國有,於是在「高度自治」的口號之下,偷偷在香港新殖民政府的憲章裡加入了對香港公共財政的限制。此無疑又是中共政權利用《基本法》侵奪自治權的一大例證,也足以證明,即使中共會守約,《基本法》都不可能保障香港的未來,必須毀棄。
回到社會福利的話題上。今時今日,世界列國之間,以北歐國家的社會福利體制最為顯眼。當地人能夠在政府的強大保護傘下,一邊享有自由,另一邊享受充裕的社會資源;然而,北歐各國能推行全方位式的社會福利體制,其基礎在於其國土有充足的資源、其產業帶來相當高的收入、其國民將其收入大部分作為稅金。資源充足、高增值產業、高稅率,才能使令當地政府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完善的社會福利系統中。
稍一對比,香港除了現時被中共竊據的天然氣田外,並沒有天然資源;同時香港的第四產業,多年來已被高地價政策帶來的地產霸權窒息;加上在《基本法》的鐵框中,香港無法引入高額稅制,也不能開列赤字預算。種種限制下,香港又怎會有空間去談「全民退休保障」?
故此,我認為香港人根本不需要仔細檢視甚麼不同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因為任何方案都根本沒有在香港實施的土壤。在公眾前侃侃而談全民退保任何方案的的任何人物,都是漠視港情之人;他們對香港經濟毫不關心,只為利用社會福利制度,慷香港人之慨,為自己賺取政治資本。
香港人,必須認清香港的生存之道;尤其是香港的年青一代,我們並不是上一兩代的難民、也不是打算在香港大賺一筆,然後東渡西去享受外國生活的吸血鬼;我們是生於斯、長於斯,以香港為家之人。因此,我們的目光,必須放在五十年、一百年的未來,不斷思考香港長治久安之法,排拒禍延後代的任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