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我住過sharehouse、車屋、農場主人家(食宿交換),也住過hostel,其中「Greenhouse backpacker」是其中一間我覺得不錯的,當然價錢也不便宜。我選了只有女生的四人房,房間很整潔,有兩張上下格床和儲物櫃。這裡包早餐,有吐司和牛奶(九時前),也有免費網絡,節省不少。更有趣的是這裡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供住客參加,例如星期二有免費意粉當晚餐;星期四可以用$5澳幣去四間酒吧,還有三杯免費飲料;星期五可以到大廳玩Bingo卡,順道認識新朋友等。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共用廚房比較髒,雖然煲和餐具在用之前我都會先洗一次,但每天也會有輕微肚痛,唯有當減肥好了。
當時還沒找到工作,所以都不敢亂花錢,我和朋友一大早便會去拿吐司,塗花生醬及果醬,然後放到一個空的麵包袋,帶回房間當午餐或下午茶,晚餐就吃泡麵。有次我們在吃早餐時有個職員過來看著我們那半條麵包問:「這是你們的午餐嗎?」簡直是十級尷尬,想找個洞埋了自己,怎料他沒有罵我們,反而說這樣很好,可以省錢,後來我們也看到韓國女生像玩層層疊一樣把吐司疊在碟上拿走,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始終覺得很不好意思。
最初幾天其實我也住得很快樂,不幸的是後來旁邊的房間換了住客,每晚十點後便開派對,大笑、拍手、唱歌、尖叫及撞牆,我完全不能入睡,腦裡全是粗口,真的快瘋了!我明白年輕人一起玩當然很開心,但也要看看時間吧?他們大聲得連說甚麼也聽到,一直聽到韓文跟普通話,我和室友在房裡大罵,一直討論要不要過去「提醒」他們要輕聲點,不過最後也忍住了,只是互相安慰說睡著便聽不到。那時候特別想念家裡的床,原來想好好睡一覺也這麼難。曾聽說入住男女同層的話,有時睡覺會感到地震,所以我建議女生還是選擇住女生樓層好了。
有次我一個人去了大廳吃免費晚餐,那時到處都是外國人,其實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跟他們聊天,練習英文,不過原來一個人的時候,連找個人聊天都需要勇氣。我一直等,希望有人可以主動跟我聊天,可是都沒有,於是最後我鼓起勇氣與兩個韓國女生聊天,最初她們都很少回應,直至我說到整容這個話題,她們便興高采烈地說過不停,並解釋說因為她們英文不好,所以都很怕跟別人用英文溝通,希望我不會介意。來到澳洲其實除了靠運氣之外,也靠自己能否勇敢踏出每一步,如果永遠害怕嘗試,繼續獨來獨往,便會浪費了很多快樂時光。
住hostel是一種很有趣的體驗,不過試過就好了,因為始終比較貴,而且要共用廁所和廚房也不太方便,我還是比較喜歡住sharehouse,何解?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