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馬拉松是在下連續第六年參加全馬賽事,這個比賽對我來說別具意義,箇中高山低谷我全都跑過—-大生第一隻全馬、Personal Best、Personal Worst、天氣最差的最長途比賽、賽前賽後都曾經一身腳患,余多年長跑之起伏得失盡在其中,我跑過這段路,這段路亦記載了我。
每個人做一件瘋狂的事總有動機,跑馬拉松的意義對我來說亦是隨年月在變,想當初只求圓「一世人起碼跑一次全馬」,人生目標全馬三小時完成,到後來追逐PB,整個過程都只是見自己,我想如何、我要如何、我應該如何,「我」是所有跑步故事的核心,我跑故我在,我不跑則渾身不自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但天卻有不測風雲,獨自望着目標愈跑愈遠的感覺,除了我還不夠努力,餘下的卻是成事在天,我這個試過重傷的人為了徹底康復,心靈開始放下對勝負得失的執着,開始尋覓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彼此砥礪切磋,訓練後輩,同時溫故知新,見朋友戰友愈跑愈好,我也見跑步的天地。
是次出戰,我還是給自己一個少許勉強的目標,沿途自己心境卻是灑脫自在,每步路都不必去盡,亦盡量跟路邊多少挨冷挨夜的工作人員說聲感謝,遇上難得一見的市民啦啦隊更是有擊掌必應,我對馬拉松這回事愈在乎,卻愈不在乎,有幸當上置身其間的渺渺一人,似乎隱約可見跑步的天地。
跑步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不敢說自己已見眾生,但跑禪來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跑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