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也講緣份

 

2016我最喜歡的港產片《樹大招風》(下簡稱《樹》)榮膺本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誠然美事,在下今天不是湊熱鬧寫馬後炮影評(況且當日我早已課金課時間支持港產好片),《樹》能觸動人心,尤其是我輩八十後經歷英殖到中殖的最後香港人,本片三位一體的編導手法應記一功。

以英殖末年三大賊王事蹟為題的故事,假如製作人只求灑鹽花搵銀,把這個題目拍成《寒戰》《X風暴》之類瘋狂CG + 一味正邪對決 + 劇情爛透犯駁 + 主人翁狂開金手指外掛 + 掛幾個大牌賣終囯,如此呃錢方程式話咁易搵幾個億人民幣,然而文以載道,杜琪峰一脈電影人顯然不賣帳,拍出呢套搵唔到錢卻搵返啖氣嘅傑作。

如果上帝創造人類,天生我材必有用,那卓子強、葉國歡、季正雄這賊界仨梟雄必定是註定做名匪的潛質:心狠手辣、心思慎密、城府深沈、膽識過人、反社會人格,綜合以上各種特質,這種人不做賊寶是浪費,老實說假如有人做賊做到遺臭萬年,也算是一種成就。

然而當匪類收山從良,就如猛獸拔爪脫利齒,他們穿上裇衫西褲打領帶,放棄天生的賊性 — 賊性不一定是貶意,歷代帝王將相野心家有誰不是睪酮素超標 — 一頭鶴扮作雞群中的雞,以彼之短攻禮教之長,焉有不被削足適履之理。

我理解人性當然好安喜逸,朝不保夕擔驚受怕非正常人所願,唯賊性如卓葉季三匪之人早已回不去了,他們嘗試扮庸人過庸活,結果換來水土不服,正是這種扮安穩的不安穩,才是他們無法戒除冒險和兇狠的心癮。

許多人解讀《樹大招風》都以三匪借代三種香港人特性,容我得罪講句原來苟且偷生都講緣份,做慣獅子老虎的人很難扮阿豬阿狗吧,心態調整不了,戲服也太屈就,畫虎不成反類犬,那就別怪虎落平陽被犬欺。

曾經是香港人的香港,多少膝頭缺鈣老中賊十日割一地,五天敗一城,敗港悅秦,燒到後生仔前途夢想俱灰飛煙滅,香港今日衰敗之勢已難逆轉,東方之珠自毀長城,跟上述三匪自取其辱雷同。

後話:假如葉繼歡和季炳雄他日有緣欣賞本片(其實《樹》已發行近一年,他倆隨時已先睹為快),我又要再引用「故事除了名字虛構,其他都屬實」這金句,戲如人生,江洋大盜的人生是否亦如戲?

 

作者:爽健

爽健
不求聞達於諸侯,只願笑傲賞江湖。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157152
Date: 2017-04-11 02:33:31
Generated at: 2023-06-01 10:06:48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7/04/11/157152/苟且偷生也講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