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一些看倌曾經問過藥罐子這個問題:
「藥罐子,防蚊液、驅蚊貼,哪一種較好?」
唔……暫時姑且撇開裡面的驅蚊劑不說,其實,在劑型上,防蚊液、驅蚊貼,兩者最大的分別,在不同的用法。
防蚊液,真正的對象,主要是皮膚、衣物。不管是塗抹,還是噴射,使用的時候,如同保護罩一樣,覆蓋外露的皮膚、衣物,達到驅蚊的效果。
問題是,如果是皮膚的話,可能會衍生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使用的時候,驅蚊劑便可能會透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循環,從而增加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所以,一般建議,塗抹的時候,避免使用在面部,減少對眼睛、鼻腔、口腔構成刺激,同時避免接觸傷口,減少驅蚊劑透過傷口進入人體,從而減少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還有,避免塗抹在手掌,減少因為進食而帶來誤服的風險。使用後,建議使用肥皂、梘液,清洗乾淨雙手,清除殘留在手上的驅蚊劑,避免誤服。
除此之外,驅蚊劑還可能會直接接觸皮膚,跟皮膚保持零距離,便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誘發炎症,從而增加皮膚敏感的機會。
這時候,便可能需要考慮轉用其他防蚊液,或者乾脆轉用其他劑型,例如驅蚊貼。
第二,排汗的時候,汗水會稀釋、沖掉依附在皮膚表面的驅蚊劑,減少驅蚊劑的濃度,增加驅蚊劑的流失,從而削弱驅蚊的效果。
這時候,便可能需要再次補塗,不斷補給,讓驅蚊劑能夠持續依附在皮膚上,維持一定的濃度,從而達到理想的驅蚊效果。
當然,夏天除了會帶來蚊子外,還會帶來陽光,除了防蚊外,還可能會防曬,這就是說,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同時可能需要塗抹防曬乳、防蚊液,這時候,不難理解,正確的塗抹步驟,應該是首先塗抹防曬乳,然後,塗抹防蚊液,這樣便不會妨礙防蚊液的揮發,削弱功效,從而達到最理想的驅蚊效果。
不難理解,跟防蚊液一樣,這些防曬乳,同樣需要不斷補塗,維持塗層的厚度,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曬效果。
這時候,既要塗防蚊液,又要塗防曬乳,左塗塗、右塗塗,塗這個、塗那個,在使用上,便會較複雜,對吧?
說真的,就算只是防蚊液,尚且會忘記補塗,何況是防曬乳呢?
所以,如果同時需要塗抹防蚊液、防曬乳的話,情況便會更加複雜,讓人頭昏腦脹,只會更加困難,讓人不勝其擾,不是嗎?
這時候,便可能會讓人抓狂,在使用上,無疑增添了幾分難度。
至於,驅蚊貼,真正的對象,主要是衣物。不管是衫,還是褲,黏貼的時候,如同護身符一樣,慢慢釋放裡面的驅蚊劑出來,然後,擴散出去,漸漸擴大受保範圍,最後,散布整個身體,同樣能夠達到驅蚊的效果。
同時,如果是驅蚊貼的話,同樣可能會衍生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黏貼的時候,經常活動,便可能會增加脫落的機會,從而可能讓驅蚊貼不能黏貼在衣物上,自然便不能發揮功效。
第二,揮發的時候,不難理解,既然驅蚊貼主要是採用擴散作用的原理,釋放驅蚊劑出來,達到驅蚊的效果,那麼,相較其他部位而言,驅蚊貼的距離愈遠,驅蚊劑的濃度便會愈低,理論上,時效便會愈短,這就是說,不同的部位,驅蚊的效果,還是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差異。
簡單說,就算是同一位保單,不同的部位,還是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風險,從而衍生不同的保額。
所以,單是一枚郵票般大小的驅蚊貼,未必能夠擁有足夠的法力,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保護整個身體,預防蚊叮蟲咬,這時候,同時可能需要黏貼幾枚驅蚊貼,分別貼在不同的位置上,作為據點,形成一個強大的結界,刀槍不入,滴水不漏,提升防禦能力,從而達到理想的驅蚊效果。
綜觀而言,不管是防蚊液,還是驅蚊貼,這兩種驅蚊產品,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有千秋,單是劑型,孰優孰劣,真的很難說。
簡單說,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所以,如果問藥罐子的話,真正的重點,其實不在劑型,而在成分。
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成分。始終,成分決定藥效。
如欲閱讀藥罐子其他文章,歡迎瀏覽以下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