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我們需要應對還是習慣?
你可能不喜歡,但我是相信貼地觀察和落地跟進的。
大家對劉曉波的死,可以很有感覺,甚至覺得中國現在很過份。1998年王丹只是疑似腦癌,都可以保外就醫。但現在呢?中國都足以影響世界,很多外資都想做中國生意,你內在人權狀況如何,干卿底事?這些,我們都看在眼內。在這個國家,談錢是最實在的。至少,那是一個數字。跟所有人談情說義,都是徒然。
所以,林鄭一開波就派50億出來(實際只是36億,還有14億不知去那兒),教聯會要人快點通過,現在就連教協都出聲了:教協會長馮偉華昨向立法會全體議員發出公開信,形容新增教育資源是「學校和學生的及時雨,也是教育界過去多年爭取首現的曙光」。
你們溫和泛民以後可以如何走下去?
有跟泛民有多年來往的前輩就對我說:「(泛民班友仔)平時要愛國,你又無乜計仔,去釣魚台又冇傳媒理下,係需要劉曉波,李旺陽呢D事,先至可以畀北京知道,佢地有幾愛國。我純粹吹水咋。到了北京要分清敵我時,他們就會乖乖的說:至少支聯會/民主黨是愛國的,reference point就是劉曉波同李旺陽。現在泛民有一個特色,變成法國哲學的用語,叫做『technologie』,呢個字,勉強可以譯做機器,又或者技藝。特點,係去感情化,沒emotion的,只係當A事件發生時,佢地就會好natural地有B的response。」
這和反射動作有什麼分別?
「有。」前輩說:「反射動作係沒有計算的,就如膝蓋反應。Technologie係早已計算左,不過內化左,早已成為政治反應的一部分。」
你說我在質疑他們真心嗎?不,我不是。技藝是沒有感情的。而且,真心這回事,你沒有辦法求證証。也許,泛民早知道,有些事情必需做。而這些事情,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什麼想法,什麼思考回路,已不再重要了。因為,一切技藝,已經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