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很喜歡說人,開人家的名字,說自己的事。然後你來一篇我來一篇,說出來填填字數,就當成「打醬油」的文字。
指鹿為馬?
人會變。很合理的。問題只是,如何變,變成怎樣。
面書的當年今日又出現了。那時候,很多人對很多事情有很多意見。
現在,很多人都變了。醫生朋友說,上次她投劉小麗,今次如果高永文出選,她會投高永文。問原因?醫生朋友說:「投左佢入去都做唔到野,咁投個醫生都好d 丫,起碼佢中立d,唔係建制派。」
我唧一聲笑左出黎。
於是,當年今日的這一篇,又出現了。
如果投票,都不能純粹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這是怎麼樣的民主理念呢?我只是很難明白,究竟為什麼我要有責任在這個扭曲的制度下,委曲我的理念成就一些我不一定認識的人,然後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消費選民的好意,然後做出很多令選民失望的事。
我想起一句說話,很多人批評我,什麼識時務或什麼的。
而同時,很多人都會覺得,只要你「要建立」,就得妥協,有些政工作者會告訴你,「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只要對他們有利益,他們都會盡力去叫人妥協。投票,不一定要投你最喜歡的,要投有「勝算」的,這樣子才可以鬥贏保皇黨和扭曲的制度。但票投過了,如果你投了的那個人沒有符合你的期望,你可以如何做?下次不投他/她嗎?下次?下次還有下次?梁天琦有沒有下次?
然後,昨天晚上,這新聞又洗版了。
好好地一個台灣女孩,為了中國的錢,搞成這樣子?
很多人叫她「死回大陸」去。2015年的片段被翻炒,好明顯是政治圖謀。電影上畫了,一開就十幾億人民幣。當錢來了,一切都可以很齷齪。大陸的電影業如是,香港的立法會如是。
所謂原則,真我,個人意志,重要嗎?很多人叫人「發聲」,試問誰人未發聲。我們發的聲,他們不願意的聽的時候,他們又有幾多人想盡方法叫人噤聲?
[PolyU][真•教畜] Jupas Interview 關係到一個學生嘅未來,但原來有大專教職員為左寫文章搏上位,竟然在無知會面試同學,學系系主任,同埋大學收生部門的情況下,擅自將Jupas interview竄改為一個針對個別政見嘅"…
由名校 Secrets 發佈於 2016年8月1日星期一
面對無恥的人,只要他不干犯我的生活,我頂多是一笑置之。他搞不到我的,雖然他們想盡全力去搞。
但真的,不要跟我說要我關心什麼了。我關不關心你的事,是我的事。我不關心你的事,是因為我覺得你不值得關心,而不是想不想香港什麼什麼的。
黃之鋒問大家,為什麼年輕投票率那麼低。我不年輕了,我也會去投票。只是,這麼一條艱澀的問題,我也不會回答,不是因為我沒有思考,我沒有答案,而是我害怕,我害怕我答的答案不符合你的預期,然後我會變成下一個被批鬥被燃燒然後被政工作者們在這個政治酷寒的太平盛世中取暖的燃料呀。
說實在,我也不害怕。
面對無力感,有人選擇從此退場,金盤洗手。有人選擇天天跟不同的 KOL罵戰,指桑罵槐的刷存在感。有人選擇天天上健身房,強身健體,總之把自己放第一位。我從不覺得不關心政治會死的。因為,自從我不關心那些人的死活之後,我情緒好了很多。之前的手震心悸焦慮症都沒有了。覺得我觀點尖銳的人都因為我寫多了飲飲食食,對我的「舌頭」有更多信心。
真的,我不會再聽什麼大道理了。小日子,小生活,小確幸,那就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