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imon Shek)
下午朋友傳來這宗新聞,以及訊息:「有事揾我傾,頂唔到就辭職」。
早前表示過工作上出現了一些狀況,想要辭職,大約8成的朋友表示:「時勢唔好呀,你咁樣辭職,未必揾得返呢行,其他工又唔請⋯⋯」只有2成朋友表示:「命仔要緊,工再揾過。」
今天教員室都在談論這件事,結論:「佢應該鬱住好耐,要响學校跳,佢個控訴都好大。」
在FB轉貼了這則新聞,有朋友留言一矢中的「辦學團體追業績,校長用人超過100%,中層做事吹毛求庛,低層硬食的結果」(Sorry,我唔知你想唔想特別提到你個名)
好多人對教師行業的印像,仍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學生放學等於教師放學,學生放假等於教師放假,年年都係教果啲野,長約鐵飯碗⋯⋯請與時代並進,目前大部份教師都是合約制,每年續聘,學校不續約,原因五花百門,其中一個叫「合約結束」。於是乎,年青教師力爭上游,又進修(我有幾個三十歲左右的同事,已經讀了兩個master),又帶隊比賽,又搞年宵,又課後補課⋯⋯無所不用其技,為的,只是爭取續約。
今天先談日常工作量好了,不然我寫到聽朝都寫不完⋯⋯
像我住得離學校遠,一趟車程約70分鐘,學校要求8:00前要到校,所以我一般6點起身,6:30出門。
8:15班主任要到課室點名,10分鐘班主任時間,之後正式上堂。學生每日七節課,中間有15分鐘小息和1小時午飯,3:30放學,老師最早4:15可以離開學校。
一日七節課之中,老師大約有四至六節,上課是腦力、體力與EQ的戰鬥。中文堂學生能力差異大,每班有三、四個國內學生,一兩個「字都唔識多個,普通話非常唔普通」的學生;融合教育每班幾個不同需要的學生,隨便舉例說:兩個讀寫、一個過度活躍、兩個專注力失調、一兩個社交困難(這不算特殊需要,但當分組什麼的,就會出現問題)。學校提倡分層教學,一個老師怎麼能夠所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都能「分層」呢?
噢!還有,不少學校是不准用咪的,本校是「不建議」,沒有說不准唷,但全校都沒有人用,過去五年兩個同事喉嚨生繭要做手術⋯⋯
高層說:教學過程要有趣,要令學生很想學習⋯⋯學生覺得悶,是老師的問題⋯⋯學生沒進步,是老師的問題⋯⋯要檢討課堂設計⋯⋯
sorry,離題,似乎我的控訴也不少~
15分鐘的小息及1小時的午飯時間,學校的做法是每個老師每星期有兩次「當值」,特別發生小學生在校離奇墮樓之後,高層對於「當值」非常重視,時常電郵「提醒」大家準時。大佬呀,落堂你都比我去下廁所先呀~上堂又話唔建議老師離開課室⋯⋯我其中一個duty是在早上8:00開會,8:15班主任課,及連續三堂之後的小息duty。係呀~公司合約寫明你返8:00, 高層無前線咁多堂,又唔洗做班主任,係會叫你8:00開會架~
午飯時間,一小時是指由打鐘落堂到打鐘上堂之間,如果小朋友好好學,落堂問你問題,係咪唔答佢?如果小朋友唔生性,做樣都要留佢幾分鐘訓話,買飯又好,叮飯又好,你都唔會即刻食到飯。什麼午間問功課,午間活動小組⋯⋯根本是沒有一小時午餐這回事。
終於捱到學生放學,就係老師開會時間。簡單的有級會,即教同一級同事討論進度、試題方向,小則15分鐘⋯⋯大則傾到5:00 。第二種是科組會議,大約隔星期一次,學校編訂嘅,傾咩?你老細總會諗到野傾,由於係學校編嘅,唔開會去睇醫生要正式請假(1.5小時,計3:30-5:00),又由於「官方時間」寫明到5:00, 不同老細(科主任)各自修行,有的科組傾完即散,敝科主任極守規距,必定要到5:00才放人⋯⋯邊有咁多野傾?一開學叫各同事預備15分鐘教學分享,議程唔多果日咪排一、兩個人落去分享囉,人人都分享完囉,咪第二輪分享囉⋯⋯點會無野傾呢?
我知道五點可以離開學校嘅老師叫做「早放工」,但合約寫4:15可以走嘅⋯⋯至於老師大約幾點走,要睇學校風氣。大約黎講,五點叫早,六點叫OK,七點叫還可以⋯⋯個人離開學校,唔代表唔洗拎野返屋企改、唔洗備課、唔洗做校本教材(下刪一萬字)
聽過有學校早過主任走嘅,仲要親自走去同主任講:「唔好意思,我今日有XX事(例如帶個女去睇醫生)要走先。」
假設我5點走,70分鐘車程返屋企(如果金鐘等多幾班車又再耐啲),食飯休息餵狗之後,又改功課、備課⋯⋯而我目標係11點左右瞓⋯⋯
宜家11:40,開始頭痛眼瞓,下回再續⋯⋯
(好眼瞓,如有錯字,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