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黃色經濟圈」的天方夜譚

 

我想問一個很不方便的問題:請問黃色經濟圈是什麼?

航空公司有員工支持運動,因為公司打壓,機師被炒,工會代表被炒,員工沒有罷工,紛紛把IG 面書貼文刪走,那這家公司,員工是黃,領導層是藍,那你當他是藍是黃?要不要罷坐?

純私怨:我記得,幾年前我在面書寫過,我不喜歡食店的員工在討論時事。因為,吃飯的時候,我不特別想知道那個人的政見,會影響用餐時的感覺。及後,有好些好事的網民,把我這個意見轉貼,然後就說我是「西客」,連平日別人的言論自由都要剝削,說我不適合做人云云。過了幾年,現在黃藍店的基準,就是一家食店的員工對這次運動的取態了。哦?那些對我發飊的網民都不見了。為什麼現在不說那些人「都有言論自由」?現在做傳菜的,都不可以有政見嗎?他們不是也有言論自由發表嗎?為什麼他們發表政見你不愛聽,就是為黃藍店定性的狗頭鍘呢?

這幾條問題很簡單:只要那家店有「藍色員工」,我不想給錢他們花,是我做顧客的權利。幾年前,我不想給錢一些「在店內說無謂話」的員工花,我就是「西客」。

黃色經濟圈,有三個很大的盲點,且看看你同不同意。

首先,你不知道如何定性,那家是黃,那家是藍。網紅Rose Ma 姐姐把紅磡冰室打爆了。就是她吃飯時,聽到一個員工的藍色言論,引發網民抵制,現在幾家紅磡冰室都要找人頂手了。這宗個案,我還覺得算是有點「理據」,至少我認識誰是Rose Ma,她快人快語,會為言論負責。但在網路上那些不知道誰打理的facebook page又或是平台論壇,當他們看到人家是藍就會被裝修/被抵制(增加潛藏經營成本/利潤會下降),見人家是黃店就會生意滔滔如一江西水天上來,那會不會發展到中期,就像某些食評網一樣,出現「黃店打手」?即使那家店是藍色店主或是藍色員工,礙於利益,他們都會扮黃?

於是,又有堅持所謂「黃色經濟圈」的人說,「扮黃是沒有問題的,迫到他們扮也是好事」。那很好,那就即使用利益做誘因了。那是一件好事,就像很多黃絲不齒的藝人,因為祖國的人民幣跪低;藍店店主因為港幣而放棄他們的政治信仰,當然也沒有問題了吧,對不?

對的。在弱勢的一方,有時候不要站那麼高的道德高地,才會有勝算。如果黃絲真的會這麼想,也許運動不會搞成這樣子。

黃藍基準模糊,不易找出「真黃」之外。也有人會問過:「黃是不是本土?如果真的要做到本土,他們會不會使用中國的食材?會不會在x寶買用具?」

韓國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開放初期,漢城到處都是寫著「身土不二」的標語。「身土不二」本是被引用作為佛教用語,指「身」與「土」兩者無法分開,其中「身」意指至今的行為的結果(正報),而「土」則意指身處的環境(依報)。

後來,身土不二成為支持本土生產食物的口號,如日本食養運動意指「進食本地生產的應節食物和傳統食品有益身體。」,這是日本大正時代,即1912年至1926年左右,由「食養會」提倡的。後來,韓國於1960年代也提出這個口號,是由韓國農協發起,鼓勵國民消費本國的農產品。

Mit,made in taiwan,現在都成為台灣人的口號。你知道嗎,最近,日本的花巧巧克力店,都有賣在台灣種的可可所做成的巧克力。台灣的屏東,高雄,都有種可可的田,由他們的可可做成的巧克力,現在變成了mit 的產品。除了台灣的阿里山之外,屏東的高山咖啡,都成為了他們最近的新賣點。只要你有農業,你就可以身土不二。但在香港,一無農業二無工業,所有的東西要做成生意,幾乎都是由外地輸入,而如果你在打「香港不是中國」的主線,那黃色經濟圈的人,又應該拒絕使用中國製的食材或其他製品呢?老實說,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首先中國的豬肉也不夠,有豬農已特意從台灣引進豬種在香港養飼。凍肉等等都由巴西或是南亞地區輸入。中國製的食材也不是輸入食材的最大份額,只是在選擇「黃色經濟圈」這回事上,有人會把本土的主體性帶進去,拒絕中國食材呢?抑或只要那家店有個連儂牆,放兩隻pepe蛙在門口,他賣大陸山小勒垃圾味精米線都給你你都要去「支持黃色經濟圈」?

好了,最後,大家真的是想要「黃色經濟圈」,還是要「打卡的光環照片」?有一個故事是這樣子的。台灣有一個叫「拍扁麵包師」的人,因為追拍時任台灣總統陳水扁而被麵包店辭去 ,因為這事,在網路紅了一陣子,之後就爆了很多爭議。首先,有人找他到大陸開店,兩個月後就好像回到高雄。之後,有人就找到他的麵包,原來長得要多醜有多醜,angrybird 的嘴是歪的,羅勒麵包像一堆沾上鬼口水的隔夜麵包。

 

拍扁麵包師傅業績崩盤!JJ覺得,真的不能什麼都怪韓國輸#那是什麼生物40元#法式綠膿桿菌50元

JJ Shaw 發佈於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二

 

只看照片,就知道那些麵包根本不會有人有興趣。沒有實力, 只靠網路的熱度,或是政見,是走不長的。在這陣子,已聽過不少黃店賣餿水,服務欠佳的新聞。有一家店,直頭連前線的小孩都對我的朋友說過,著你們金魔法師不要再買這些飯券給我們派了,已沒有小孩肯要,因為太難吃。

要黃色經濟圈成立,最重要的,是首先他作為一盤生意,都要是成立的。67暴動過後,香港出現了國貨公司,還有中文中學,把暴徒收歸國有,由國家支持的企業去做出「紅色經濟圈」,好等他們等待回歸,才出人頭地。當年的國貨店,賣的雲南白藥,大地牌棉襖、羊毛內衣雖然設計簡陋,沒有branding,但質素基本上都是好的,大家都願意付錢去買。但,有一點也別忘記,那時候是因為英國政府深知「趕狗入窮巷」的結果,才留下一扇逃生窗口給愛國同胞,好等社會休養生息。

你看看,當美國的參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之後,中國外交部,國務院,人大外事委員會,香港特區政府,中聯辦分別同日發聲明,總之就是不爽吧。

 

 

及後北京將會更硬,如派人出來說廿三條要通過,在網傳要收回美國在澳門的賭牌云云。你認為如果運動降溫,中國政府會容許黃色經濟圈出現嗎?

黃色經濟圈仍為marketing 的投機,我可以理解的。畢竟香港人吃的都不是味道,而是光環以及打卡的照片,我絕對明白。但我還是想知道,如果你真的是認真要建立「黃色經濟圈」,那除了零售飲食,其他意識形態產業,如娛樂或是教育,會有機會有黃色經濟圈嗎?以前就有國共分別支持的電影公司,又有中英文中學及大學做分流及共存的生態,現在的香港,黃藍壁壘分明,中國政府又怎會容許黃色經濟出現?

對我而言,黃藍是政見,好食是良知,再黃也好,賣垃圾的,我不會賣帳。正如,不理政見,若那個人沒有辦法說服我他是有能力的人,你叫我投他一票,不投就是支持惡魔,這種情緒勒索,我不會再被騙的了。

 

Become a Patron!

 

作者:健吾

健吾
專欄作家、記者、編輯……商業電台節目《903國民教育》、《光明頂》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著書超過40本。email:[email protected] |Facebook: facebook.com/kengopage |微博:t.sina.com.cn/kengowrites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201446
Date: 2019-11-20 23:35:39
Generated at: 2023-06-01 09:21:55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9/11/20/201446/一個叫「黃色經濟圈」的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