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fact check】訂閱蘋果好啲,定係買壹傳媒(282.hk)股票好啲?

 

訂閱蘋果好啲定係買282股票好啲?

點解突然蘋果要發動網軍推動訂閱,真係咁唔掂咩?呢段時間咩嘢股票都跌咗咁多,如果我係一個投資者,會點睇呢場「課金戰役」?

FACT CHECK下啲有時間性嘅背景先︰

壹傳媒(0282。HK)股票嘅收市價︰2019年5月27日見過低位0.163,之後社運大爆發,6月17日升到高位0.380,升幅一倍有多。之後上上落落,今年3月17日收市跌穿兩毫子,今晚4月16日就收0.154。(股價圖表麻煩讀者自己搵。)

呢間公司係3月31日年結,2019年年報就7月11日發表。最近期嘅財報係12月3日嘅中期業績。而發佈咗中期業績之後兩個禮拜唔夠嘅12月16日,BIG4嘅德勤辭任核數師,由中正天恆會計師接手。公告話︰「考慮有關因素(包括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之審核費用水平及審計相關的專業風險)後……」喎。

原來上次派股息已經係2015年嘅事,公司有息派唔係必然。

2019/2020中期報告(以後「中報」專指這一份文件,而「年報」則為2018/2019年度報告)顯示非執行主席黎智英係大股東,佔71.26%,應該係絕對大股嘅話事人,但佢「非執行」吖嘛,呢位主席被衙差拉咗之後,喺3月2日嘅公告就話︰「彼並不參與本公司的日常管理及運作。董事會無理由相信上述事件已或將對本公司之業務及運作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云云。

 

 

睇中報,好多頁社運相,大大隻黃字。封面就「香港加油」,後面就「連繫我城」、「同行」、「守護」、「真相」、「自由」、「公義」、「希望」、「撐下去」……就是沒有「賺錢」……SO SAD……咁做股東嘅初心係咩嘢呢?其實好多公司都唔會寫賺錢咁衰相,年報講公司嘅產品先至係正常,咁呢堆大字係咪公司嘅產品呢?呢啲產品有無人BUY呢?

先睇間公司嘅收支,噢,蝕緊錢,蝕咗好多年。幾呢兩年係咁樣︰

 

收入一路跌,轉型數碼見唔到搵多咗錢,紙媒嘅收入就縮得好快。支出呢,印少啲紙可以慳到啲錢,轉戰網上就要買多啲頻寬,特別係做動新聞,每個VIEW嘅流量係GG聲咁倒水出去。而人工在這個行業係近乎固定嘅。好難年年好似去年春天咁迫人轉自顧、減人工嚟慳錢。下面見到嘅成本結構,真係生意難做。

 

 

損益表幾簡單下,讀者自己睇,想寫下喺資產負債表嘅發現︰

首先年報嘅應收帳款大數少咗約一億,睇埋附註,就係應收帳撥備加咗一億有多!應收帳撥備由正常嘅十幾個PERCENT,上到四十幾個PERCENT!呢個係舊年發生嘅事,邊個落咗廣告唔俾錢?定係好多客戶唔俾錢?定係其他咩事要撥備咁多,我搵唔到資料。

中報又多咗一條數︰非流動負債股東貸款餘額為一億七千幾萬,現金流量表顯示,提取股東貸款三億,又還番一億。條數差咗二千幾萬估計係放在流動負債,但我搵唔到具體係點。再查考年報表,原來早在2018/19年度,公司同股東借過錢,條數係五千萬,嗰年借、嗰年還。呢條數唔喺資產負債表,又唔喺附註,喺現金流量表嘅一正一負。

點解要動用股東嘅錢呢?又咁快還錢呢?估下係咩情況︰公司要即時現金周轉,但銀行又唔肯借多啲,咪股東出住先囉。

 

年報附註二更表明︰

 

幅圖係咁矇,但又咁重要,咁我再打一次︰

「編製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綜合財務報表時,本公司董事已審慎考慮本集團於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之流動負債淨額約138,606,000 港元。考慮到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八日所得之為期36個月之無抵押股東貸款融資總額最多為500,000,000 港元於綜合財務報表批准日期仍未動用及可動用銀行信貸融資總額約為13,967,000 港元,本公司董事信納,本集團在可見將來將可完全履行其到期的財務責任。因此,截至二零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綜合財務報表已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

 

估下發生咩事,應該係會計師要股東擺定舊錢喺度先願意出「無問題」嘅核數意見,上面寫得好明,股東貸款嘅額度嘅五億,加埋銀行願意借嘅一千四百萬,係「持續經營基準」嘅條件。反話講就係,股東唔攞錢出嚟就「不可持續」。

再睇下,銀行條數都有啲麻煩,首先可用餘額不多,其次,銀行係繼續借錢,但借嘅錢少咗。現時的環境,估計銀行要迫公司還錢。睇中報,一年內到期嘅銀行貸款係一億六千五百萬,係預咗要還架,公司現金得一億六千三百萬,個個月要出糧、要俾電費、網絡都要俾錢,銀根甚緊是也。

加多句,邊個股東會私人攞錢出嚟頂住間上市公司呢?年報中報都無指名道姓,應該唔會係買兩手股票嘅「股東」啦。

我估計,過去三個月嘅瘟疫對廣告收入打擊好大,令2019/20年度下半年嘅收入非常不樂觀。間公司啱啱做完連結,佢地睇到晒實數,知道發生咩事。大舉鼓動讀者課金,所為何事?條數真係好難睇,甚至難睇到銀行都驚,所以要喺公佈業績前做番啲成績,用真金白銀嘅收入證明呢間公司做得到落去,起碼唔可以蝕得咁甘,嗰位借錢出嚟嘅股東頂得住,最好就梗係收入大升賺到錢還債。

咁睇番收入來源嚟估可以做嘅行動︰

 

台灣有兵敗如山倒之感,嗰邊競爭激烈,紅藍綠白都有本土嘅媒體,公司好難叫人課金。

剩番就係最大嘅收入來源︰香港,可以救到佢。中報第一次報出訂閱收入,得四千七百萬。公司一年出糧都要九億幾,計佢十億,平均一個訂戶收五百蚊一年,佢需要兩百萬個訂戶!當然,有咁多真金白銀支持者的話,廣告收入都好和味。我當達每個訂戶可以收多五百蚊廣告費(不過,十億廣告收入係依家嘅兩倍有多,估住多啲先喇唔好咁悲觀),搵到一百萬個訂戶就掂,收支平衡永續經營。睇嚟生果嘅支持者要努力啲,達成這個百萬人課金嘅大行動。(註︰其他已經存在嘅成本每年五億,減番現時已做到嘅廣告同各種收入五億,當打和。計大數簡單粗暴少少。)

呢排股市債市動盪不安,有錢人都會輸錢。呢個世界無咩人係億億聲坐住啲現金喺銀行,通常都會買各類投資。股東點有錢依家都唔會想賣債賣股套現認輸。嗰位借錢俾公司嘅股東,有心有力,但長期出錢唔係辦法,香港人FREE RIDE咗咁多年,佢都仲未死心,呢樣真係要寫個服字。希望佢可以守住公司,守住佢嘅理想喇。

 

聲明︰作者並無持有上述公司的股份或任何相關的權益,本文亦只係分析報表同通告嘅遊戲,不是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讀者自行諮詢專業意見。

 

作者:白恩樑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潛《五柳先生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創業要準備一桶血,而最大的創業就是打天下。(王強,《亞洲週刊》訪問2009)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其他熱門文章

歡迎讚好我們的facebook page,免費資訊源源送上。

文章資訊

ID: 205624
Date: 2020-04-17 06:36:08
Generated at: 2023-06-01 10:38:50
Permalink: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20/04/17/205624/【真fact-check】訂閱蘋果好啲,定係買壹傳媒(282-hk)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