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流行講 dead body,咁紀曉嵐嘅新疆見聞又有冇出現過同 dead body 有關嘅故事呢?《灤陽消夏錄》[1]嘅第六卷就有兩則 dead body 故事放埋一齊,叫做喺鬼故同奇聞之間,我哋嚟一齊睇下:
烏魯木齊八蜡祠[2]嘅道士,已經八十幾歲。有一晚,佢用七千文錢鋪平,瞓喺上面就死咗,大家就話不如用呢啲錢嚟葬咗佢啦。入夜之後,道士報夢畀工房吏鄔玉麟,佢話:「我生前負責管理官立嘅廟宇,殮葬費應該係由官方出。呢七千文錢係我辛苦積蓄得嚟,可唔可以放入我嘅棺材入面,下世我自己返嚟拎?」鄔玉麟覺得道士都幾慘,就順佢意。安葬道士之後,鄔玉麟長嘆一聲,佢話:「棺材裝咁多錢,然後埋喺曠野,即係帶住寶物落葬,實會被人盜墓啦。」我就話:「當初話用佢啲錢嚟葬佢,佢都猛到嚟報夢啦。如果真係盜佢墓,佢變埋厲鬼都似。邊個會為嗰七千錢嚟同隻鬼鬥?」在場嘅人聽完都笑咗出嚟。不過,最後都係鄔玉麟講得啱。[3]
呢個故事入面,雖然紀曉嵐最後表示八蜡祠道士個墓真係畀人盜咗,但道士自己係唔係拎唔返啲錢呢?我又覺得未必嘅。假設真係有呢啲神異之事,個道士係個可以知道自己死期嘅人,咁個盜墓賊嘅出現又會唔會係佢一早知嘅呢?而佢會唔會又知道盜墓賊拎走咗呢七千錢之後,最後會輾轉落返去道士嘅轉世度呢?又甚至乎,呢個盜墓賊就係佢下一世嘅老豆?其實真係冇人知。
第一個 dead body 故事好似冇咩鬼,得鄔玉麟同紀曉嵐傾嘢,好似冇咩力咁,咁不如睇下呢個:
乾隆三十六年春季,我由烏魯木齊出發返去中原[4],行到巴里坤[5],老僕咸甯喺馬鞍上面瞓著咗,咁啱又遇到大霧,咁就同大家失散咗,之後仲因為跟錯咗野馬嘅蹄印入咗山,蕩失咗路出唔返嚟。正當咸甯心諗佢死梗嘅時候,佢發現山崖下面有條死屍,睇落係走甩咗嘅流放犯人嚟,不過就喺呢度凍死咗。咸甯發現屍體嘅袋入面有啲乾糧,於是就拎咗嚟充飢。之後佢又拜下呢位死者,話:「我會葬咗你,你教我匹馬點行啦。」跟住就將屍體搬去一個岩穴度,再執啲亂石埋實佢,然後就上返馬,由得匹馬自己行。過咗十幾日,咸甯發現到一條落山嘅路,一落山,就已經係哈密[6]囉。哈密遊擊[7]徐君係喺烏魯木齊時嘅舊相識,所以咸甯就去佢嘅官署度暫住等我。再過咗兩日我先嚟到哈密,主僕重逢恍如隔世。到底係隻鬼有靈帶佢落山?定係有神明心存善念保祐佢走得返出嚟?定係只係好彩?徐君就話佢就寧願話係鬼神有靈,等啲人見到荒野棄屍都會幫手收葬都好。[8]
至於呢個故事,我就比起紀曉嵐諗多一個問題:會唔會係鬼魂特登引咸甯入山,想搵咸甯幫佢收殮遺骸呢?但正如徐遊擊咁講,見到路邊有 dead body 時,幫呢個不幸嘅死者收殮都係件善事嚟。不過時值2020年,最好都係 call 黑箱車啦。
[1]《閱微草堂筆記》最初其實係五部紀曉嵐嘅筆記嚟,係喺乾隆五十年至嘉慶五年(1785年至1800年)之間寫嘅。呢五部筆記分別係《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灤陽續錄》,前四部喺成書之後就即時出版,到《灤陽續錄》成書之後,再由門人盛時彥結成總集《閱微草堂筆記》出版,日後亦以《閱微草堂筆記》之名行於世。
[2]八蜡為周代就有嘅八種農神,古代周圍都有八蜡祠、八蜡廟,唔止極之西北嘅烏魯木齊有,極之東南嘅台灣都有。
[3]原文:
烏魯木齊八蜡祠道士,年八十餘。一夕以錢七千布薦下臥其上而死,眾議以是錢營塟。夜見夢於工房吏鄔玉麟曰:「我守官廟,棺應官給錢。我辛苦所積,乞納棺中,俟來生我自取。」玉麟憫而從之。葬訖,太息曰:「以錢貯棺,埋於曠野,是以璠璵歛也,必暴骨。」余曰:「以錢買棺,尚能見夢。發棺攘奪,其為厲必矣。誰能為七千錢,以性命與鬼爭?必無恙。」眾者囅然。然玉麟正論也。
[4]根據《清史稿·高宗本紀》同《清史稿·紀昀列傳》,皇帝係喺乾隆三十六年十月七日赦免紀曉嵐嘅,而赦免之前皇帝首先已經下令畀佢東歸,到紀曉嵐接近北京一帶時,皇帝就咁啱去咗熱河,所以紀曉嵐就喺密雲等皇帝回程,皇帝見到佢就要佢即席賦詩,再借「寫得好」嚟畀返個翰林院編修佢做;所以計返路程,春季由烏魯木齊出發就差唔多架喇。
[5]巴里坤今屬新疆哈密市,由烏魯木齊出發東行,沿博格達山北麓行嘅路線就會經過巴里坤。巴里坤得名於境內巴里坤湖,另有漢名「宜禾」。雖然今日巴里坤受哈密管轄,清乾隆時反而係巴里坤管轄哈密(紀曉嵐離開新疆之後冇幾耐,巴里坤升格為鎮西府,轄宜禾縣、哈密廳等地)。
[6]哈密即今新疆哈密市,當時為哈密廳,當地又有世襲嘅哈密回王,一直傳承到民國三十八年。哈密就係出產哈密瓜嗰度。
[7]遊擊,或作游擊,明清軍官名,清軍於綠營有遊擊官,高一級為參將、低一級為都司。
[8]原文:
辛卯春余自烏魯木齊歸,至巴里坤,老僕咸甯據鞍睡。大霧中,與眾相失,誤循野馬蹄迹,入亂山中,迷不得出。自分必死,偶見崖下伏尸,蓋流人逃竄凍死者。背束布橐有餱糧,甯藉以療飢。因拜祝曰:「我埋君骨,君有靈其導我馬行。」乃移尸巖竇中,運亂石堅窒。惘惘然信馬行,越十餘日,忽得路出山,則哈密境矣。哈密遊擊徐君在烏魯木齊舊相識,因投其署以待余。余遲兩日始至,相見如隔世。此不知鬼果有靈導之以出?或神以一念之善佑之使出?抑偶然僥倖而得出?徐君曰吾甯歸功於鬼神,為掩胔埋骼者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