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賽》播完,作為可能係袁大導眼中唔識睇連續劇嘅on9(竟然集集都追睇首播唔係睇重播唔係一次睇晒15集),就算第15集正常返好多,都唔代表之前集數嘅問題可以一筆帶過;而且,當觀眾真係好似袁大導咁期望15集一次睇晒,問題可能仲多:
首先無謂嘅枝節實在太多。睇晒全劇,其實街場波友同大學籃球隊約打波之後,一直到第15集場波之前全部都係用嚟鋪場波(嘅回憶殺)。睇到個結構係想講咗角色嘅故事先,再喺最後一集佢哋面對逆境時出回憶殺,用返之前啲關鍵鏡頭。
咁樣做,的確係避免好多體育主題動畫嗰種「一腳波踢咗3個星期」嘅拖,之但係人哋回憶殺真係想講一瞬間個角色諗起啲乜,長極有限,更重要嘅係只會同項體育運動有關。
至於《季前賽》嘅延長回憶殺,可以話係完全冇關嘅,全部都係角色自己嘅問題,連夾硬講到籃球喺入面嘅位置都冇──除咗本身出場極少嘅卓立鋒之外,但都係因為佢嘅故事就只有籃球先貼到題。
可以話係,導演同編劇可能想好動畫化咁表達《季前賽》嘅內容,但又捉唔到體育動畫點敘事,反而係吸收咗啲休閒動畫嘅方法,個個角色獨立有自己嘅小故事,然後咁啱會返去同一個場景度見面碰撞。
咁搞法,自然就產生埋部劇最大嘅問題:離題,而且為咗搞笑離到河馬扮忍者,同埋「多咗」嘅韓劇泰劇戲;又或者為咗煽情無啦啦走個孝媽出嚟,一個可以當角色背景嘅人物,仲要佔大量篇幅去講佢。就當好鬆手咁話,要帶契家佬出嚟推喐高家孝搵返份正正常常嘅工唔好蒲喺老麥炒薯條,其實呢件事可以係籃球教佢、又可以係九姐點醒佢、亦可以係豬膶迫佢(佢退租嘅話高家孝收入可以少咗幾多,直程有得計),就係唔太需要多個角色去做呢件事。
另一個畀人鬧得多嘅位,女主角河馬嘅角色定位問題。導演話佢係推動高家孝行動嘅人,但除咗推佢同阿媽和解搞到佢哋跌咗落出走老母情緒勒索嘅深淵之外,好似都冇咩推動力,反而似係阿孝哥仔嘅出氣袋(所以小明鬧得佢好啱),同埋喪波專用骨妹。再因為上面提過嘅奇怪場口,搞到Yoyo無啦啦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要編到唔離題,有冇咁難呢?佢哋自己都有劇情要球員寫打籃球初衷,拎住嗰6張紙做起點咁編咁多個人嘅故事咪得。依家真係得喪波嘅故事係貼到嗰張打籃球初衷咋──就係好鍾意一齊打波,先至任勞任怨去搞隊波。
講到呢度,仲有一個問題可能個網少啲人講,就係角色成長嘅問題。好多戲劇都會有角色嘅成長,而體育類就更加會強調呢一點。唔使講到咁複雜:現實世界你都會想見到運動員一年勁過一年。但係,《季前賽》嘅角色偏偏就係大部份集數入面,全體原地踏步唔識喐,到最後一集人人都突然有得喐,又會喐咗去啲奇怪嘅方向。我自己睇,全劇咁多人得兩個角色真係喺前面13集半有成長到:光仔同卓立鋒,其他嘅成長唔係方向奇怪就係只係打場波前後突然加個鏡頭話佢大個。然而,即使係有成長,佢哋嘅故事唔係一開始就講完(光仔),就係最後幾集先突然爆出嚟,只係比起其他人多少少篇幅講(卓立鋒)。
例子好多,例如話良哥一開始靠扮靠假嚟生活,老婆問佢想唔想打波唔坦白,老婆發脾氣話想要個肯分享自己所有嘢嘅另一半;結果到畀人炒魷時,又係衰唔坦白、又激嬲老婆。最後嘅成長係無啦啦變咗要決定所有嘢嘅大男人。
又例如話卓立鋒,頭兩個星期唔係性格混亂(一時又好體諒阿孝、一時又魔鬼教練、一時又好憎阿孝,搞到去同阿孝 1 on 1 場戲睇唔明係真係串人定係激將法),就係鑽牛角尖,係咁以結果為目標,畀咁多人話唔係路都唔諗下衰咩。到最後因為櫈仔搵姐姐先諗到過程更重要。最後係就係成長咗,知道有隊友,但就好似變咗唔信隊友信自己咁。
唔講一個一個人,就算係嗰兩隊波成長曲線都好怪。本身劇情大綱係話痴漢隊去晒咁多個街場挑機,之後成長成一隊真正嘅籃球隊;但劇入面出現嘅其他街波隊,全部都係搵嚟鍛練佢哋嘅,而唔係佢哋去踩場時打贏嘅。贏均全香港嘅部份,喺第11集幾組打波鏡頭就交代咗,比起《I SWIM》突然又已一年,下次水運會見叫「認真」咗少少咁。
其實真係唔使大賽先拍運動場口,唔講太遠,《破風弱男》練車都可以做好多集去講個角色,仲可以用練習賽強調角色一路有練嘢有成長。
另一隊翰林又係咁,一開始由卓立鋒講出英大收咗幾個高手,又由痴漢隊同卓立鋒嘅行動顯示翰林隊冇卓立鋒時有幾廢,結果到大賽時冇卓立鋒可以勁炒英大,第15集齊人突然又廢返,對隊球員出走冇點練波兼冇戰術嘅痴漢隊只係贏1分,我都真係唔知佢咩料。
記得之前有個導演訪問節目,入面訪問Sunny導演,提到《飯戲攻心》入面唱《還是覺得你最好》嗰部份受其他幕後質疑,結果佢力排眾議照用。訪問入面Sunny導演回應當時嘅幕後,大意係話部戲係畀觀眾睇,普羅大眾啱睇嘅嘢同電影人唔一定相同。呢一點,可能係《季前賽》班底最需要學習嘅地方。
上面好似踩得好甘咁,其實我自己係睇得幾開心嘅,尤其是第15集真係好好睇,只不過好嗰啲已經大把人夾硬講咗,而阿袁大導又好似話自己好想聽下批評。希望袁大導睇到會回應下啦:係拍好少少下一部嚟回應。
P. S. 最後想補充下,依家都2022年,其實幾窮都好,考得到大學嘅話,學資處都唔會話唔出手幫個學生。高家孝要返工養細佬冇得讀書就係學資處幫唔到,但屋企窮就冇得讀書呢啲咁80年代嘅嘢,就唔好寫落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