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牌數明顯拋離美國,排喺獎牌榜第一,不過美國幾個大傳媒好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轉播奧運嘅NBC,同埋美國奧委會都以獎牌總數計算,所以美國繼續第一,當然就惹嚟爭議喇。截至8月4日,美國一共79面獎牌,遠勝中國嘅70面,但中國嘅金牌已經有32面,又稍稍拋離美國嘅25面。以國際奧委會嘅準則,一向都係用金牌數做衡量排名標準,但點解去到唔同地方又會變咗唔同準則?
所謂「香港電影已死」嘅爭論,只係咩人睇咩嘢嘅無價值爭拗。以工業/產業去睇港產片,投資者掟錢出嚟冇利潤、好多戲要大明星唔收片酬先開得成,大製作因為老嘢頂住唔會見到新人上位,小本經營只有noise冇實利,所有現象都唔係正常方向發展。喪失造血功能嘅產業,只係睇有冇人掟錢,基本上同等死係冇分別。
對90後嘅人嚟講,睇Stephy演愛情片,有啲似跟進老朋友嘅愛情故事一樣,只不過今次佢唔係一個新婚無耐老公出軌嘅少婦、又唔再係呃男人嘅玩家,都唔係搵老千呃前度現任女友嘅無知少女。張莉芳年紀唔少,而且有唔見得光嘅過去,講嘢唔多,睇落無咩諗法,只係一個為咗迎合男友咩都無所謂嘅女人。
我唔知講呢啲嘢嘅人係咪所謂「黃絲」,係咪開口埋口都「手足」嘅人。如果係,我更心寒。其實大家把口問人哋做過啲咩,都係想推更多人出去,都係想製造更多含冤嘅英雄,令個運動好似未完咁,自己就去食黃店,post文宣,日日好嬲好嬲咁,9月記得投票要35+云云。
無幾耐之前,周杰倫嘅自家製綜藝《周遊記》喺Netflix上架,卡士都幾勁,有林俊傑,有蕭敬騰。我去問一個由出道就開始迷周杰倫嘅人佢會唔會睇,結果答案係「依家嘅周杰倫,不了thz!」我知道,總有人會覺得無問題,如果唔係《周遊記》都唔會曾經上過香港top10。但亦都有人會覺得好大問題,因為佢已經唔係嗰個周杰倫,已經庸俗到同一個普通歌手冇分別。
我以為,經歷咗呢兩個月嘅抗爭,200萬人出嚟、6個人輕生、衝過入立法會、畀黑社會無差別襲擊,食催淚彈當食生菜等等嘅大小事,人係會進步,會知道個世界前進緊,以前個一套已經唔啱用。點知,經過噚日以後,個啲好熟悉嘅句子又返哂嚟,「唔好激嬲共產黨呀!」同埋「唔好畀人扣港獨帽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