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少滔
蕭少滔
蕭少滔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本科生校友會會長、 (前)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辯論學會首席顧問、香港中文大學辯論隊校友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國際商業/法律) HEC School of Management Paris, (Financial Engineer, Geopolitics) 恒生商學書院 香港華仁書院

一般來講,「有丁無地」的原居民,的確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幾十萬出來向政府買地、再自掏腰包去安排建築的。即使能穩賺幾百萬,但「前期」的一百萬也拿不出來嘛!正如一般打工仔是有錢供樓、冇錢交首期,情況一模一樣地可憐。一個原居民拿不出百多萬元的首期去買地建屋,結果只能將自己的「丁權」轉讓出去拿個二三十萬元、冒險假扮擁有自己的土地,還得要放棄申請公屋的權利….我倒覺得這些原居民之中的弱勢社群是挺可憐的噢。這個情況反映一個什麼概念?而有權進行這種「套丁」操作的,又是什麼人?

對於姚松炎和朱凱迪二人來說,現在理應是很高興;他們像大衛打低了巨人一樣的心理狀態嘛。之不過,對於「大局」來講,這個橫州摸底的鬧劇只算是小菜一碟了。因為更重要的戰線是:到底「香港人」所理應擁有的「本土生存空間」在那裡?而這個爭拗點,實在不止在於橫州應不應該拿來建公屋這麼簡單噢,雖然最近就有這個「公屋之中有多少是新移民」的疑問在爭拗之中。

孫中山搞革命,其實借了黑社會的力。因此國民政府為何老是和黑幫糾纏不清,大家可別忘了「出身」的問題。至於「禮義廉」這種組織,雖然極廢,但也不止是「蛇齋餅粽」這麼簡單的。例如懂得利用政府大搞「業主立案法團」的機會,乘機進佔了多個屋苑的樁腳地盤。但對於後來衍生出來各種圍標工程就無可避免了。反觀司徒華比較聰明,一早認清資源這點,因此在教協的時候,就搞了「工會福利部」,還懂得利用現金流來自置物業,因此教協才能自給自足、完全獨立。這個「資源戰」的考慮,也需要從長遠著眼的。

港獨討論的幾個重大懸念

所謂港獨派到目前為止的見解,的確是膚淺和錯漏百出,連定義和案例也沒有好好搞清楚,更遑論有什麼具體措施可以實現獨立了。面對種種的不足,到底港獨份子可以怎麼辦?

「最後一根稻草」是剛連任成功的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峯先生吹雞打算9/11當日帶頭遊行!搞到連金融建制也要上街?香港這個會生金蛋的金融都市會否出事?阿爺看在眼裡、苦在心裡、痛在肉裡,怎能不下旨急煞車乎?其實金融界造反,又算不算是另類港獨呢吓?有趣噢。因為我的意見從來都是:在金融層面,是中國靠香港而不是香港靠中國,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事情,會有很不相同的體會。

明白了雙重把關不會改變,那麼就只有一個邏輯後果,就是證監從後台走到前台,並且拿走了有關「合適性」部份的審批權。不論你用什麼字眼來形容,這個不是奪權又是什麼?至於這種「奪」法又算不算「濫」?這個會不會又回到「視乎是否合適」這般的迷離境界?

當時令人更感意外的,是時任港交所主席的鄺其志就慘被「祭旗」。查鄺其志是港英政府的舊電池,曾任庫務司及局長,後過檔到港交所出任主席。而在事前很早時間,鄺其志已將「細價股改革方案」放到馬時亨枱上,而居然「負責監督」的馬時亨和當時證監會主席沈聯濤互相扯貓尾、爭相卸膊,中途還要加插一場「賊喊捉賊」,由理應是「最終責任人」的證監會上司(「高尚情操」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宣佈牽頭成立「獨立調查小組」,而不是由立法會立案調查!結果財政司和證監會搖身一變,由被告變原告!那麽調查結果又可以如何?當然就是交易所食晒死貓啦,而最終鄺其志「既鞠躬又下台」,只留下一句「公道自在人心」。而其後證監就以「為民請命」的口號繼續擴充權力,踩住交易所上位。

今次的最新「奪權」事件是「證監要兼管上市審批權」。正當證監以及一眾財演全力配合演出,一般港豬以為證監要用上方寶劍為民請命斬殺「造市莊家」嘅時候,其實只不過是繼:港台換人、廉署換人、港大換人、醫委會換人之後的「另一杰作」而已。一言以貫之,就係將法治換成人治,重點換轉的,就係一個「人」字。而目的只有一個:令到香港社會命脈,全部掌控在同一威權之下,「與中國保持高度一致」,直至千秋萬世。

這份《確認書》本來就不是選舉法例底下所規定的東西。須知英國習慣法的法理假定,就是行政機構不能「越權」:在沒有明確法律授權的情況下,行政機構是不能「自訂權力」的。因此今次選管會的「劃蛇添足」做法,新增的《確認書》內容到底是否屬於《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之中所指,可以構成「虛假陳述」的範圍?這點就可不能由行政機構自己「說了算」,那是中國大陸的「法理」,可不是香港的法理嘛。

這些即使是中國的正規警察,其實並不是在意大利「執法」,說是「執勤」倒還可以,因為是「中國政府的正式差事」嘛。不過「差事」的內容是什麼呢?其實只有「容許穿上中國警察制服以便中國遊客識別之外」,實際上只是「供意大利警方差使的翻譯」,以及「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協助中國遊客聯絡當地執法機構或中國大使館」;止此而已,沒有再多半句廢話。因為按照中國和意大利官方的「外交協定」,這些中國警察只是在意大利警察「無法與中國遊客溝通」的情況下,才召來幫忙翻譯。而這些中國警察,是完全沒有執法權力的。能執法的,都只有意大利警察;而即使中國警察「被召喚協助」,都是在協助意大利警察執行意大利法律。

在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當中,塞爾維亞於2000年11月被接納為聯合國成員國。科索沃成為了「塞爾維亞」一國獨立國家的一個地區。而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成為獨立國家。而國際法庭也講得很清楚:一個案件不會因為有重大政治爭議而否定它取得法律判決的權利。(判詞第16頁第27段)長話短說:國際法庭的判決是,單方面宣佈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

也許金庸先生才是世外高人,早在寫鹿鼎記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借韋小寶這個小無賴的口,講出一番大道理來;例如和羅刹國談判之時,當對方提出「佔領過」就等如有權擁有,於是韋小寶就祭出成吉思汗來,要羅刹人歸還莫斯科。假如讀者看到這裡會懂得笑,怎麼看見「自秦朝以來….」反而不會笑得出來?

如果我冇計錯,過去四年,「申請做選民」的,有超過五十萬人,但「實際做得成選民」的,只有二十多萬….發生乜事?而當中尤其攞命的,正正也是首投族的數字。總變化值考慮到「年齡增長」,將21-25歲組別加埋入去,竟然「冇乜變化」?就算加埋26-30歲的一組,都係冇乜變化?相反,可能由於選民年齡自然增長,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而且權重(亦即實際可以影響投票結果的數字)也同步上升….

楊岳橋以泛民新世代的姿態出台領獎,得票 160,880當選;也算得上票王吧。但不要忘了,今次是在泛民全力催谷之下硬拼才拼出來的。因此也可以這樣講:泛民今次也是動用了全部的基本盤而並無明顯增長(甚至可能是倒退才真)。不相信的話,可以核對一下2012年的各人得票詳情。泛民所佔的55%,應該可以兌換出26萬票才對。但楊岳橋也只能拿到16萬,「險勝」周浩鼎的15萬。實際上是少了十萬票。

旺角巷戰分析

示威者都會鳥獸散四處奔逃,因而警察可以「逐個擊破」,反過來變成「人多蝦人少」。不過這個都只是「相對論」。因為在追逐過程當中,往往出現「脫隊」的情況。這個時候,示威者就會反過來「生擒」失散的警察。當晚絕大部份被「圍毆」的警察,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出事的。

高鐵隨時建不成,政府也同樣會很丟臉….那麼這次大家認為「反對派」又會怎樣「回敬」呢?來而不往非禮也。對於反對派來講,當年不論如何討價還價、如何明示暗示、都不能打動政府的心意分毫;而任何妥協交換,結果換來的,就是被人當成傻仔來打發。總之就是「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