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後,兒子曹丕繼承其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且更進一步,逼劉協禪讓於他,正式篡漢,曹丕登基後改國號為魏,以魏國皇帝取代東漢獻帝。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詩文卓越、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在位其間鞏固了內部統治,也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同時也因為他容不下自己的兄弟,對曹氏宗親比較「刻薄」,以及對士族比較信任,從而導致宗室開始出現衰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其親弟曹植的下場。
有一次蜀漢遇上大旱,於是下令禁酒,後來發展到連釀酒都有罪,官兵更從民家搜得釀酒器具,朝中有人主張要他們與釀酒的人同罰。簡雍明白再這樣下去民眾一定會有所不滿,於是趁有機會隨劉備一同外出時,在車上看見一對男女走過,簡雍就對劉備說:「他們就要做淫亂之事了,怎麼不將他們抓起來?」劉備問道:「你怎麼知道?」簡雍就回答:「他們都有可以淫亂的器具,和那些有釀酒器具的人一樣。」劉備聽罷大笑,就不再追究家藏釀酒器具的民家了。
如果大家有看《火鳳》赤壁之役,定會記起闞澤說過:「十一年前,剛好一個循環,一個久違了的東風。」換言之諸葛亮在荊多年,早已算到十一年一遇的大雨將會在荊州發生,所以成竹在胸,更拋下豪言:「就算沒有公瑾,我也一樣可以大破曹操。」而赤壁之戰正發生在208年,208年再過十一年,就是219年,即水淹七軍的年份,精準非常,歷史沒有提到赤壁之戰會有一場大雨,一切都只是發生在《火鳳》故事中。而為何是十一年一個循環?我沒有去求證作者,因為他每次的答案都是同一個,我是亂畫一通的……
如果覺得軍人的人數很難與平民比較,我們也可以用荊州四郡的人口計算,《火鳳燎原》第473回,劉備軍在統計四郡的人口時提到零陵郡有70萬人、長沙郡有90萬人、桂陽郡有40萬人、武陵郡有30萬人,四郡合共就有230萬人口,換言之當年四郡的總人口才剛好比這次6.16的遊行人數多出30萬。試想想,如果當年劉備奪四郡,零陵、長沙、桂陽(剛好200萬)三郡的人民都上街反對他,那麼他要如何管治下去?
《火鳳燎原》連載終於突破519回了,可能對《火鳳》讀者來說,519這個數字沒有什麼特別,但對我這個《龍珠》迷來說,519卻是個一定不會忘記的數字,因為《龍珠》正正就是在519回完結。其實早在《火鳳》連載到500回的時候,我已經一直留意著,且十分期待這一回的來臨,因為在我心中,突破519回比超越橫山光輝老師《三國志》60期的意義更大,而這篇文章也想寫很久。
「避諱」其實始於周朝,《左傳》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曲禮》載:「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明文規定取名之避。後來《左傳》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這一條款,遂產生「六避」,但當時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迴避。名諱兩字中,只有一個字相同,也不用迴避。
要數東漢末年的名人,大多離不開幾位三國霸主或名將,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學富五居的名士,而名士當中也有分高低,鍾繇(讀音:猷)就是其中一位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名士,他除了飽讀聖賢之外,在戰場上也是位叱吒風雲人物,一直幫曹操鎮守關中戰事,令曹操安枕無憂,官位由司隸校尉(中央地區警備司令)到大理(掌管刑獄),再升遷為相國,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鍾繇擔任魏國大理其間,明察當法,俱以治獄見稱,《魏書》記載,鍾繇諡號為成的緣由是因其「辨理刑獄,決嫌明疑,民無怨者,猶於、張之在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