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目的為回應蕭若元先生一則題為《從聖經故事看新移民拿綜援》的 youtube 片。本來我早就沒留意蕭先生的節目,但他涉及釋經謬誤,而題目又為本人關心,所以拿出來討論一下,不失為一次教育。在此,先謝網友 Peter 將他的內容找出來,以方便引用。
禁食是宗教活動,有別於絕食,所以,是次討論的,是禁食。禁食在《聖經》中有明確的教導,通常用於認罪、表達哀傷,現代的禁食禱告,加入「專心尋求神」的元素,不是錯,但很容易被誤用為「以禁食換取好處」或「以禁食換取禱告的答案」。第三,禁食三、四十天是不會死人的,即使只喝水也可以,大家別大驚小怪。第四,禁食可以私下進行,也可以公開進行,甚至是集體禁食。第五,在自由的社會,任何人也可以為了任何原因禁食,即使那原因是多麼自我中心,斷沒有「不可以為這目的禁食」。after all,若果禁食是私人事,你為甚麼禁食,沒人可以管,正如你穿甚麼款式的內褲一樣,這是個人自由。可以,若果把底褲穿在外面,那就是公共事件了。高皓正公開地呼籲禁食,我沒有資格阻止,但我絕對有資格評論。
話說,有一個曾經放火的施君龍先生,現在做了協助大陸人來港的機構總幹事,並且可踏足中聯辦,擁有特殊地位。又話說,土共組織,誓要鬥死林慧思,使她丟了工作。再說,菲國領事拒絕接收香港人的抗議信。不過,恐怖的,還不只這些。恐怖的,是市面上還一片歌舞昇平,有些人,就是不關心。在下不是甚麼理論專家,對此,除了覺得恐怖,就是覺得很疲勞,覺得香港已經衰到無可再衰。不知看官是否也有同感?
原來,陳茂波屯地,只是「工作困難」,而不是他誠信問題。原來,民主黨出賣香港,是神的引領和照顧。我還有甚麼話可以說?祈禱,是每個信徒的權柄,我不能阻止他們發這樣的祈禱。只是,祈禱反映了他們背後的神學。他們的神學,其實又是幸福音,即是以自己福祉為中心的「福音」。他們求的,表面上是為香港,但還不是他們工作順利?他們工作順利,香港就有禍了。他們的禱告,只見到自己(和同僚)的利益、順利,完全見不到香港人的實際需要。就算他們口中唸唸有主,這些「禱告」根本不能稱為禱告,因為這些禱告中,沒有神,沒有真理。他們這些說話,是妄求,是心靈自慰,自一班官員互打嘴砲。他們這些「禱告」,簡直有辱禱告。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聖經》講,「口稱主呀、主呀,卻不能進天國」的人。
坊間絕大部分意見,都認為教育局長吳克儉要就林老師事件要提交報告是小題大做,為要殺一儆百。這當然是合理推測,但他們今日更要求重案組許查林老師辱警,令我覺得事情應該用第二個角度詮釋。我的詮釋是,香港的領導層真心認為林慧思老師是重犯,是影響香港管治的嚴重重犯,所以必須用各種方法將之制裁。不但香港的領導層這樣想,他們的爪牙組織,或很多一聽到個「亂」字就害怕的人,也真心是這樣想的。他們認為林老師講 wtf是把香港搞亂,欲除之而後快。
關於陳茂波,他只有痛悔自首一途,在下無意給他甚麼勸勉,「連鬧都費時」。在下此文,寫給主內同道,特別是寫給曾公開支持過他的播道會恩福堂堂主任蘇穎智牧師。時維 2008 年,陳茂波參選立法會選舉,蘇牧師公開支持他參選,稱他為一個「以服事市民為生活方式」、「了解社會缺口」、「有獨到眼光」、「維護家庭價值」、「是市民榜樣」的人。時至今日,市民目共睹,他是一個以權謀私、利用社會缺口、以獨到眼光貪婪、不認親生子的卑鄙小人。蘇牧既然當日公開支持,今日也當公開譴責,絕無私下譴責之理。
你有沒有聽過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見證?例如是「神保守我,所以公司無炒到我」、「神提醒我,我早左出門口,原來有交通意外,如果我遲左,就會撞死我」、「我相信神一定會醫治我,所以我叫很多人為我的癌症祈禱,結果好返了」、「本來無 job offer,祈完禱,就 ba ba 聲有公司爭住請我」。聽完此等見證,看官認識到神是一個怎樣的神呢?你認識了神甚麼屬性?神的榮耀,被彰顯了,還是被貶損了?還有,聽罷你覺得基督徒怎樣的呢?
我們希望打破「福音是商品」這觀念,我們就得問一個問題,商品的本質是甚麼?商品的本質,是「人的財物」,是人「擁有」商品。人對他所擁有的「商品」有主權,他可以要,可以不要,可以試,可以買左收埋。當人把福音當商品賣出去,這意味著,接收的人,有主權可以接受、否定、試一下福音。而且,一個 sales 愈努力去 sell,顧客就愈覺得自己對貨物主權,即是說,愈係低聲下氣叫人信主,人家就愈覺得自己有得揀,不希罕。福音,不是「人向上帝交出主權」嗎?把福音當商品賣,是矛盾的極致。「嗯,你有主權決定神在你生命中有主權,你諗下俾唔俾神有主權啦~祝福你~」係咪痴線?係咪?
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猶記得當日,在下知兄台信主,在下實在感受到上帝憐憫之廣大。之後,我感恩林以諾先生獨家轉播你受洗的片段。片段中,您說那是你人生最開心的一日,像重生了一樣,我實在為你感恩。誠然,沒有更大的喜樂,可比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了。是故,世上一切的大苦難,在信主之人看來,都是至暫至輕的,因為經上又說,無論得時不得時,我們都要因我們的救主為樂。
「低頭」一語,完全是民建聯的寫照。這片名,改得貼題,簡直妙到毫顛。以下談一下劇情。我要劇透了,但,沒所謂吧。劇中主角阿明終日上網,和家人疏離,和同事也疏離。一日,他被上司「照肺」,然後就發同事脾氣。阿明氣沖沖的回家,家人見狀問安,他又發脾氣,遂離家出走。後來,他的家姐出街找他,找了很久,直到阿明的電話無電,他們二人相遇,劇終。劇情淡薄無張力,這不在話下,算了。最頂唔順係佢劇情去去下,突然會插一d so called 專家出來解釋,例如「甚麼是上癮」「上癮如何影響青少年」,最嘔還是蔣元秋(aka 麗芸)突然出現,講老闆要和和氣氣和員工溝通。
其實問題,就是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而娛樂圈是幾個老細的遊戲,旗下的藝人,根本沒選擇。而公司,亦只當娛樂係一盤生意,生意,只論盈虧。老細要討好政府、大陸,先會有生意做,這是現實。結果,音樂人不能有稜角,更不能挑戰制度。我們見過不少 band 和歌手的墮落,由有 guts 有態度變鵪鶉,實為生意作怪。Rubberband,由簽唱片公司開始,他們應該知道,這是一盤生意而矣。
身為信徒,我們要體察上帝的心意,但這不等如我們要隨意把事歸因上帝。當然我們明白上帝是「第一因」,萬事的起源,但我們也不能直接「咩都入哂上帝數」的。我們要懂得分辨事件的原因,我們得承認,世事很多時都只是如常地進行,按著物理、因果而發生。我們當然希望上帝會掌管,但大家不要忘了,聖經不是充滿了詩人對上帝沉默的投訴嗎?
有一派人會假定牧師有做,但仍然會為他說話,例如話「牧師都係人」、「佢一時軟弱」、「魔鬼最鍾意攻擊領袖」、「我們要給人機會,如同基督……」、「呢d 野無話邊個錯哂,兩邊都有責任,可能個姊妹乜乜乜」……(轉陳雲mode)這等人,要送紐倫堡、必下地獄。說這等話的人,絕對不能放過,他們是非不分,失去判斷力,應該要悔改。暗示姊妹也有錯的人,基本上和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建議年輕女性不要喝太多酒」一樣咁衰。但我告訴你,這類人,可能最多。見到這類人的話,不用鬧,只要 screen cap 然後大肆宣揚即可。
一路唸這段新聞,一路想到崇拜當中差遣禮儀的部份,牧師祝福完會眾後,不是差遣會眾「回到家裡、社區、工作綱位、世界作見證」的嗎?在哪幢大廈,差遣禮文要改做「返上樓上、工作綱位、世界作見證」了。雖然,現代人的社區關係比較疏離,大家都不太認識鄰居,但把基督徒圈在一起,不是 make it worse 嗎?基督徒,不是應該散居在世界作見證的嗎?
基督教泛靈論對問題的解決方法,則只回平面化地看為屬靈爭戰,一切問題用祈禱服事、宣告、趕鬼解決,忽略、漠視了其他更根本的方法。例如,家中有家暴,就找施暴者出來,要求他悔改並驅趕暴力的靈。這樣,真的解決了問題?大家記唔記得,11 年頭,有工單悲劇,係「不適當釋放,信徒猝死」?世界上有屬靈層面的爭戰,但也有現實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所以,懇請信徒們清醒過來,用一用上帝給大家的寶物—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