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本渣中五六同朋友討論過一個有趣嘅題目:大學喺因為你有某啲特質而入到,定要你入去學某啲特質出返嚟?當時本渣認為,有啲學生喺面試表現到某啲特質先入到大學,感覺好似喺大學唔收你佢會蝕底咁,而因為學業制度,就算大學畢業後都好似訓練咗好多機械人出嚟咁,個個畢業生都一色一樣;朋友就覺得入大學只喺講公開試機制,而大學的確訓練到一啲未來領袖出嚟,具備一啲特質。
「褫奪別人生命」這回事,在現世的道德觀、法理觀上都是不正確的,不合乎「公義」。「公義」,把詞語拆開就是「公眾」認為的「正義」。每個人相信的「正義」也不同,正如有人認同劫富濟貧是資源分配上的正義,有人認為是強搶多勞多得的人。每個人所相信的「正義」或會不同,相同的部分就是「公義」。
大概當初是漂亮的。然而,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磨合、被忍耐,忍不住就是忍不住,不想忍的時候,情人做什麼都是討厭的。「情侶」說都底還是互相取悅的人,神交的沒有責任,就算身體有著關係的,在這個兒戲的時代亦可說散就散,一切都沒有被看得很重要,及時行樂最重要(好似係)。忍不了的人還是先開口了,走不下去了。我以為,分手只要好好交代,就能換來和平了吧。至少兩個人的事,由兩個人解決,不要太戲劇化,不用被別人的眼光打擾。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追求平淡的分開。
自你復合以後,我就已經不太想再介入你們的戀情,也許我也懂你,有不爽自然會一口氣把它訴說完,他也不曾找我求救,然後我就兩面不是人。直到現在,你們上次分開,我總有感與我有關,我是個外人,很會避嫌,你們卻覺得我躲得太兇了。
還記起當時最親近的朋友沒有新的戀情時,她信奉著她姊姊的說法:因為大家都有著愛侶,已經沒有朋友可以陪你的時候,你就需要愛情,把情感那一塊補完。然而,當她開展新一段的情感時,以前的信仰都是用作打臉而已。我身邊最熟悉的朋友,都已經擁有各自的戀情了。曾經成為過情侶間磨心的我,已經不會再主動找這些朋友。不管同性異性,只要你霸佔了他們的時間,他們的情人都是會不爽的。口中說著「不介意」,只是他們唯一可以回答的答案而已,不是心裏的真實答案。所謂愛情與愛的分別,其中一樣就是排他性吧。
在感情的話題上,辭令不太管用。長久是個比較性的形容詞;所謂的夫妻,可合亦可離,你在追求甚麼,我真的看不透。作為損友、酒友,我依然會跟你說,及時行樂,我亦只會跟你這樣說。大概你真的從過去的傷痕中長了些見識,在感情的一環自添了包袱,現在的你,想安穩,已經不想再玩樂了。
畢業過後,她的那位對她甚是冷淡,又是典型的「讓你改,你痛苦;等你改,我難受」,她忍受不了追求時的熱誠和拍拖時相處的反差。在努力過以後,在不斷讓步過後,自尊心還是忍不住作祟。她毅然離場了,同時,她的痛亦止不來,兩年的一切亦不是說灑脫就能撇得下的。在等候著時間的淡化,她一直有低下頭,回到他身邊的想法,更讓她覺得自己廉價不堪。徘徊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她無從選擇。
在某次與中學學會的燒烤聚會上,討論的話題,叫結婚。結婚是堅持一輩子的事情吧。我是挺恐懼這類話題的,出生於單身家庭的孩子是無法相信所謂的永恆,結婚的誓言亦只是美麗的謊言。拍過拖以後,明白到要對伴侶作出無條件的妥協、一輩子的妥協,我是學不會了,應該也沒差吧。現在這個「拍散拖」的年代,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學會。
做一位好的上莊老鬼很難:對下莊不顧,會被損著經驗者不支援後輩;照顧太多,亦掛上不肯放手下莊的罪名。而重點時,每個人心中的尺亦不同,覺得自己取了中庸之道,卻被下莊不滿過問太多,甚或關懷太少。其實,上莊老鬼已經不是「莊」,已經是個「閒」,作為經驗者,「莊」的需要聽了就好,你只是個能幫助他們的平凡會員而已。大學生,請善用你的聽力。
所謂「擦火」,就是每日跟你所加的「好友」互傳最多觀看兩次的Snapchat相片,互傳到第三日的時候,就會在朋友名字的旁邊出現一顆「天雷勺動地火」,以證朋友間每天互相分享其生活,亦有人視為友誼的深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