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啤是給予大家選擇的機會,打正旗號做精工啤生意,面對的顧客自然就不是你賣乜都照單全收。換句話說,越多人理解精工啤,生意照計是越難做的——因為你面對緊一班識選擇的精明顧客。有人可能問,做生客唔得?但奇妙之處是,生意要長做長有,無翻頭客可以嗎?但精工啤的翻頭客卻是一班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懂選擇的酒撚。如果唔係抱住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做精工啤生意,只係為搵快錢(包括只會做生客新手)、時刻希望顧客體諒俾多次機會,比競爭對手更難做是必然的了。不論什麼原因,顧客體諒會有限度。而請別忘記,顧客體諒是希望你下次會改善,下次係幾時?就係即刻。
最近,坊間亦開始出現了出租釀酒空間,又有酒吧活動是向客人供應你的自釀作品。換言之,釀友可以在屋企以外,嘗試釀造較大量的批次,精進技術。要玩係有得玩。隨著精工啤越發流行,會有更加多人有興趣自釀啤酒。我期望越來越多香港自釀家,而且是活躍的、持續的自釀發燒友。
今次比賽,參賽者至少交一公升啤酒。賽事頒獎當日,還會舉辦「全場最愛大獎」,參與的便要在當日帶多兩公升啤酒,比現場各人品嚐投票。四月尾的頒獎日在中環一間餐廳舉行,餐廳主腦是評判之一。其他評判都是啤界名人,有餐廳酒吧老闆、進口商、本地酒廠創辦人和釀酒師、還有啤酒博客等。
諗深一層,我同意「產量較少、獨立、用傳統方法釀造」未必係一個適合嘅標準答案去回答大眾乜野係手工啤酒。我試過同一位我向佢介紹過上述定義嘅朋友提起Brewdog(著名英國精釀啤酒廠)近年嘅營業額急速增長, 2015年比2014年上升52%至4500萬英鎊;當時佢問:「做到咁大,仲係手工啤酒咩?」。當堂好似拍醒咗我咁,我惟有再解釋手工啤酒應該著重品質多於著重產量。換言之,今時今日只係用呢個定義向人介紹手工啤酒似乎唔夠。
釀啤酒黎講,要備料先,咩料呢?主要有4樣:麥芽、水、啤酒花同酵母。水就家家戶戶都有,其他3樣全部喺市面上都買到,可以放心。備好料就逐樣做,睇返上一段嘅4個步驟,先係糖化。糖化意思係用熱水浸泡已磨碎嘅麥芽造成麥芽糖水,通常浸1個鐘頭,麥芽糖水就係啤酒嘅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