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樺響facebook公開訴苦,話去京都旅遊期間頭頭碰著黑,晚上六點去賞夜楓被逾千排隊人潮嚇得敗走,過咗下晝兩點同夜晚九點搵唔到嘢食,不停被店家拒諸門外,入到一間餐廳食著個難食嘅照燒雞飯,水平只及茶餐廳、學生canteen,然後索性為其命名「京都之恥」,大嘆「在京都吃飯真的很難」云云。
老板——應該好似《深夜食堂》小林薰咁樣叫Master——身穿一襲白色嘅廚師服,頭頂包一條白毛巾,花白嘅鬍鬚,熊腰虎背,隱隱然已經知道係高手。我地每點一道菜,佢都施施然由雪櫃拎材料出嚟,彷彿響大鐵板上變一輪魔術,就擺到我地面前。一道雞肉芝士串,材料就係芝士同嫩雞(ササミ,雞胸肉入面果一條比較嫩嘅肉),先將芝士碎鋪上鐵板溶咗佢煎成片狀,再放雞肉串上去,等芝士底部稍稍煎到變啡色,就捲起包住雞肉,再響上面灑少少胡椒,咁就完成。
突破青年村,彷彿就是上主為這群傷羊健羊特意準備的地方。除了位於慈氏護養院對面,能就近牧養和照顧弟兄姊妹之外,青年村的環境也十分適合行動不便的「傷羊」聚會。「青年村已落成20年,以當時的標準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無障礙環境。這裏有足夠的平路、斜台、升降機方便輪友行動,也有充足的殘障洗手間。更奇妙的是,大禮堂不像一般教堂設有講台,完全是一大片平地,輪友聚會時不用上落。香港不少地方就算幼稚園的禮堂,都會有最少一級的高台,偏偏這裏完全沒有。」彭傳道說。
健行者覺得我哋好tough,好值得學習,只係錯覺。我係基督徒,同時作為一個苦難中嘅人,基督教俾我最大嘅安慰,就係有啲苦難係的確冇答案嘅,而上主在其中與人同行。同行唔一定係同甘,亦可以係共苦,要響苦難中搵意義,係好艱深嘅神學議題(得閒要搵返龔立人果本《眼淚並未抹乾》出嚟睇)。我今日仍然站得住冇響苦難中崩潰,的確係有嘢撐住我,可以係上主嘅恩惠,可以係我嘅積極樂觀。
昨日下午6時25分,小弟於東鐵線火炭站D出口進站乘上行扶手電梯,當時正值放工時間,乘客眾多,電梯滿載。小弟踏上電梯上升約十餘米後,電梯「轟」一聲突然停頓。正以為有乘客誤觸緊急掣時,電梯竟轉向急速溜後!
屈女士嘅文,都唔係一味得個屈字嘅,至少佢好忠實地反映你哋嘅想法。早幾日學生狙擊浸大校長候選人錢大康同浸大校董會,令浸大要延遲校長委任,並且承諾搞多幾場諮詢會。然後屈女士就問,「世上哪個地方選大學校長是要問過學生的?」哦,如果真係咁,咁仲搞諮詢會做咩?諮詢會遍及教員、學生、校友以至其他職工,原來只係扮民主?
讓就讓,不讓就不讓,不需要那麼多討論,我們更不是乞求憐憫。老實說,我們都「不喜歡」要人幫忙。不是我們不需要,而是我們不喜歡。小弟有位朋友,曾經弄傷腳,拄兩枝拐杖,從上水站上車直到大學站,沒有人讓座。他事後跟小弟說,「終於明白你的感受」。朋友,其實你只明白了一半。
1982年落成的太古城中心,將貨運升降機改裝為暢通易達升降機。商場內的指示牌非常精緻,但通往升降機的通道極長,最令人費解的是只有部分掩門設有自動開關裝置,輪友必須經過一番折騰才能到達升降機。「幸好」因為同時是貨運通道,所以較為寬闊,足夠讓輪椅輕鬆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