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er KS
Kaiser KS
Kaiser KS
一個不太懂用文字去表達自已的香港人,創作了一條了無生氣的鹹魚去表達自已,這個世界不知不覺的空虛,還有夢想嗎?

(以下內容含有大量粗口,如果睇到粗口會好扯旗嘅人就請你哋唔好睇)我是早前被警察扑爆的凱撒。於此動盪之時撰信,只希望你們能夠不要做出賣香港,以及接受我屌柒你們。在2014年11月3日警方申請額外撥款支付超時補水,泛民竟同意此舉,身為民主阿嬸的劉慧卿更稱「部分警員連續當更40小時的情况不能接受,而警方在佔領期間的確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時數不能騙人……認為撥款與警權問題,不應混為一談,所以如有需要,會批出有關撥款。」請問民主阿嬸你被人扑爆過頭未?為什麼那麼多嗲?

尋寶心事台

以物亦物,以心事易心事的尋寶心事台確實是令眾我們獲益良多。透過第一輪向身邊人的收集物資,我們傾聽了許多親朋好友的故事。當中有些更是作為血濃於水的親人都不知曉的故事。譬如組員的父親貢獻出的童年玩具、譬如組員的朋友貢獻出的布偶。這些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未必是個秘密,但如果不主動去詢問,人們窮盡一生也不會想起要告訴別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然而又正正是這些雞毛蒜皮,完整了人們的人生。

平時招待陸客為主店鋪,整個朝早都是抹窗和黑面,這類大形依賴著陸客的資本主義產物早應該要消失,他們為賺的錢,不會益香港人,賺回來的錢只會用來再購買新鋪位,令到一條街出現幾間同周X福的奇怪,想食個魚蛋粉都不行。

【請聲援學生】 #plshelphk

#plshelphk #hk926 #umbrellarevolution #occupycentral #whatshappeninginhongkong

政府推行教育政策嘅理由往往都好堂皇:係為小朋友著想;係為小朋友好。當然,普教中亦都唔例外。不過,一個有問題,冇成效嘅政策,無論施政者喺辦公室入面將政策嘅願景想像得有幾咁偉大,都係一套擾民嘅政策。

城市下的忽略

毒品,是許多露宿者走進橋城的原因,他們嘗試戒毒,奈何社會不接受他們。社會大眾受著政府那種將吸毒者抹黑至世界公敵,令大眾誤信吸毒者是暴力、痴線,令到全世人都覺得吸毒者是恐怖分子。結果他們不能投入社會,沒有人能接受他們,又走到毒品的懷抱,不斷循環。許多吸毒者是因為在日常生活有不完全,例如家人離去、心靈受創等等,心目中這個空隙只有毒品能填補,是一個依靠。但是政府的做法,不是幫這些人用除毒品以外的東西去填補他們這空隙,而是大眾力量令到他們更加孤立,再把這個依靠搶走。到最後是離不開毒海。

在2014年8月29日為配合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現時位於灣仔海旁的灣仔碼頭於今晚11時尾班船開出之後,就會完成歷史任務,該區會為平地,早在6月21日及22日,一班藝術家在碼頭中舉行了告別派對,當中有不的藝術活動給大眾參與,現在和大家回顧一下。擁有數十年歷史的灣仔碼頭建築,過了今天後就會被填平,港人的「集體回憶」就只剩下1980年代建成的北角碼頭。

中環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方,嘉咸街也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中環也是維多利亞城,又稱女皇城或香港城,這裡有大約160年的歷史,但是面對堆土機的發展,還是要把位置讓給地產商,用連鎖式超市去代替。市區重建局計劃在嘉咸街市集一區推土式去拆掉有人情味的抵密度建築物,連市集一起除去,取而代之會是由地產商控制的約33層的商業大廈,把原本在地面上的市集離地式搬上4層的平台商場上,市民見到的是不會是平價菜鋪、魚鋪,而會見到百佳,惠康或是一些我跟不進去的名牌商店,徹底破壞這個老街區的歷史氛圍及現有的活力。

黃玉郎搵錢重要過良心

當年黃玉郎畫下龍虎門主角會十分暴力對付壞人的方法來對付家人或同學。這些行為包括:逼人飲尿、把對方的頭塞進馬桶內之類。今天黃玉郎走出來說要在中環靜坐的人暴力,需要反對。漫畫中站在正義打倒奸惡,但是現實中就助邪惡說話。

「講真話,行公義,好憐憫」就可以公開把別人的圖片和短片從其他網站中下載後,加句請同意就like 同share 再上載到自已的facebook 專頁嗎?如果為了呃like ,而不理想尊重被偷圖的人,這個台好極有限,你說我生安白做?我給你看證據

這些工藝是香港本土意識重要一環,有著香港味道的工藝,這些工藝主要是移民潮,從當時的中國大陸流亡到香港的,代表香港起飛的標誌。工藝不只是單一傳統的價值,這個本來應該是香港人伫得自豪的地方,但是這些東西並不只是香港獨有的,在大陸也有相關的技術,許多香港覺得消失就讓它消失,不重視這個能代表香港人身分的工藝。加上香港人一直以來沒有什麼本土意識,但是近來本土意識抬頭,香港人開始關心香港人的身分,這個也令到愈來愈多人關心保育。某程度上著傳統小店和傳統工藝是分開的,一旦消失了這些工藝,這些小店也會相續消失。保育不是大叫口號和買兩件東西就能保育的,大家要深入了解這種文化先會覺得香港的傳統文化的價值的重要才是保育。

【圖片故事】Y世代的劏房

她搬離自己的家庭去到元朗,每個月二千五元一個租金的劏房住了一個月。基本上一個人負責上家務,每天都需要用上大半天的時間洗衫、抺窗、洗地,每天沒有家人的幫忙,在房中沒有洗衣機、雪櫃、煮食爐,洗衫都是用的洗衫梘去衫。為了節省金錢,一天只吃兩餐,早餐和下午茶,在炎炎夏日為了節省電費,不是天氣太熱的話都不會開冷氣。因為房間十分細小,一間劏房只有能一邊沖涼一邊如廁的細小廁所, 基本上肥一點也不能把門關上。在繁忙的步伐,都市壓力令人呼吸也感到困難,在這個屬於自己的陜窄空間油上橙色的牆,令到環境好像開心一點。盡量把劏房的東西保持少,不能令房間太多雜物,形造多一點的空間。

黃之鋒一個考試成績不理想,達不到大學要求,有很多民主人士走出來保護黃之鋒,吹捧他怎麼樣怎麼樣要求大學收他,有些手法怎至更令黃之鋒本人也感到反感。首先他的確是比起其他香港學生為香港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不是一個神,他也是需要讀書,接受實實在在的考試,我是當年為反國教,有分絕食其中一位學民思潮成員,我想我也算是關心社會的,但是現在沒有大學收我,也沒有大學教授和民主派人士為過我說過任何一句說話。

當年學民稱行動升級,佔領政總反對國民教育,當時學民進場時,場內基本上只有少數的鐵馬,連升旗那個台都是開放的,當時的學民仔女就在兩枝桿之間掛上寫公民廣場的黑布,在進入公民廣場的電梯附近那個空位是可以給大家使用。在立法會的空地基本上是沒有鐵馬的存在。公民廣場就在那時成為政府總部前那鎖匙圈的稱號。

冇人識開燈

.|

今日香港經已容不下好的時光。當發展大嶼山郊野公園可以是「有討論空間」的議題,沙中線下對土瓜灣可預見的後遺/商機/毀壞已成必然。那些不知何去何從的零丁幾戶居民,跟空蕩蕩的舊樓,在以財為首的城市規劃下,生物與死物,居然成為命運共同體。

頁 1 / 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