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主角想賣一些叫 terguity 的大麻給中國。bring interguity to china。而且還講到四個小孩想拍一套記錄片,但他所有的故事,都被中國的思想審查。為了加入中國,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橋段,所有的對白,都需要配合中國的需要。然後四個小孩決定不再拍那一套記錄片,而那個賣大麻的男人就把小熊維尼殺死,故事就這樣完結了。
有很多人,也許他們在做一些事情。有些人相信這些事情可以改變世界,改變大局。但真正想改變大局的人,一直都在用錯藥。他們認為,只要加強法令法則,大家就會回家。但大家回家之後,真的可以心悅誠服嗎?這一點,當權者似乎沒有想過,也沒有在乎。
唔係泛民果陣要打地產霸權,唐英年點會輸呀?唔係有左膠page 係咁改電影圖chok散唐生個民意,唔係出面d 師奶話,畀個奸好過畀過蠢既做,點解會搞成咁呀?唔係雷動計劃要棄x保咩,結果攬炒,何君堯點會做到立法會議員呢?仲有呀,唔係香港要回歸,點解我地今日會係咁呢?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太子某一間火鍋店很藍,但自從某次見到警察在他們外面放催淚彈之後,就變黃了。然後在網路,又有人說究竟是黃是藍。有些員工,天天都看著大台的新聞,他們接收的資訊不多,再加上很多以訛傳訛的資訊,示威者有錢收,前線有小天使等等的消息,就很容易產出「藍絲店店員」。
就像很久很久之前,在八卦雜誌看到的什麼「暗名爆」、「八珍姐手記」、「東姑媽專欄」等等的娛樂爆爆爆,就是用這種套路。明星跟什麼富商搞什麼,出外讀書就一定是整容或是被包養等等的,都不需要證據,也無必要有證據。而換了個模樣,現在的secrets 群眾、暱名hater group、連登爆料,其實也是一樣:你說什麼是不要緊的。只要有好多人相信,而這些相信有付諸成為行動,那就自然而然會變成大家都認為是真相。
現在香港人,即是覺得自己回歸中國二十幾年,97後出生的中國人,或是認為自己因為是「中國人」而得到很多發展,很多好處的香港人,接不接受,美國也許要加大力度管治香港,由形式上的「觀察香港」,變成「實際上」、「法理上」借港的民主、自由狀況,以至藉監察香港之名,收制中之實呢?
我不是議員,我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美國官員而前,說過什麼。葉太和鍾國斌是建制派,究竟泛民為什麼可以跟建制派一起見美國議員,而見美國議員之後又有什麼行動,可以協助香港?協助香港的方向,又是什麼?美國制裁香港,把香港變成中國不可以再使用的白手套,香港又會變成怎麼樣?這些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共同思考的。
#不割蓆,一直都只應用於「弱勢而正義」的一方。當 #張超雄之亂 出事的時候,我掀出問題,很多泛民打手上場,說我 #割蓆撚 #分化撚。我看著只是覺得好笑。泛民由2014年開始,從來都只當我是敵人。我撐過的那些候選人,有些連我電台的PA 打電話去做訪問也拒絕。我們幾時在同一條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