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有一種好奇怪的性格特質:老闆情結。他們沒有權力,卻很愛用「老闆」的思維去想事情。用左膠的說法,好聽一點,叫換位思考。難聽一點,就叫「皇帝唔急太監急」。你看看?有時事評論界的前輩認為,「睇完民意的所謂逆轉,見到咁多人咁堅定地反送中,反濫權,即係所謂逆轉,似係個人唔鐘意,多過民意大逆轉了。
能戰方能和。如果你和一些人在爭一些東西的時候,如果你不夠強,你只會很快變成那個被消滅的人。這就是我之前常說的「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我會不會使用這種方法呢?我會的。因為,在網路很多人自恃自己「很有權力」,就會走來質問你這這那那的。而對我而言,最方便的處理方法,就是「威權」的管理。這是很實在的。只要你block 了一些你覺得不適合在我那邊發言的人,效果是簡單而且方便的。你肯用「調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是你知道,你想跟那個人,還有關係。
一手硬一手軟,向來係中國對付所有事情既方法。硬果手,林太話左你知啦?話係港獨丫嘛?之後又到冷氣軍師出講,叫人唔好再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即係要軟啦。哄你地啦。哈哈哈哈,咁熟口熟面既。前輩話,「梗係又係唔知咩中間人,又同商界同泛民講,總之而家你可以叫群眾退,我就會engage你架啦。你做官定係要政府宣傳project?你出聲就得架啦……」
如果你支持「不合作運動」的話,「令社會運作癱瘓」,理應是這個運動的目標。如果你search一下「不合作運動」是什麼?那是講當時印度聖雄甘地,為了對抗英殖政府的高壓統治,於是火燒英國運到印度的衣服,自行製鹽對抗官鹽販賣。當中有沒有暴力抗爭?一定有的。會不會阻到「製鹽工人」、「運鹽工人」返工?一定有可能。
之前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說過,在1967 的暴動之後,英國人寫過一份報告,叫Dickinson Report,這份報告,是香港暴徒大學的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寫他的論文時,經常援引的一份報告。當時,Dickinson report的說法是指,如何處理當時年輕人的民怨呢?
在網上,很多沒有社交也沒有性交又有反社會人格的政治KOL,小時候打太多的遊戲,像Sim City 或是大航海時代甚至是《美少女夢工場》。他們都會覺得世界好像由他們控制,他們一句說話就按幾個掣就可以改變世界。well well well,世界如果真的那麼簡單可被改變,那現在香港都不會是這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