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明代北京人隨地屙屎(註:屙屎乃書面語,歷史悠久,有北宋莊季裕《雞肋編》「飯遲屙屎疾」為證),竟引來了鼠疫,是為壓壞大明帝國的最後一根稻 草。那麼滿人入主中原以後,又會否汲取教訓,致力改善公共衛生呢﹖答案當然是不。清代的北京人,屙野屎屙得理直氣壯,反會恥笑不敢亂屙的外省人。他們不但 承襲了明人的「優良傳統」,還明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將其發揚光大至當街集體「群屙」,後來更進展至當街搶屎的最高境界。搶米搶金搶奶粉不足為 奇,但清人竟然連屎都要搶,究竟屎尿何價﹖由隨地遺金到當街搶屎,究竟是廁所文明的進步還是倒退?下文將為你一一道來。
紫禁城內,要飲奶的不只皇子公主,跟本地左翼青年一樣高舉「人奶有益、其實唔難」的,還有慈禧太后。中醫角度認為,人乳營養極其豐富,自古就被視為養生佳品。清代《隨息居飲食譜》說人奶可以「補心血、充液、化氣、生肌、安神、益智、長筋骨、利機關、壯胃養脾、聰耳明目」。慈禧太后對此「人奶養顏法」深信不疑。據說慈禧太后自二十餘歲起,就每天喝人奶滋補直到七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