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Xjones
SamXjones
正因冇人會知幾時會失去曾經擁有, 所以今日開始要收拾心情全力戰鬥。

在現代社會,傳媒仍有「第四權」之稱,就是以監測政府,揭發劣跡,在體制以外制衡政府行政司法立法。正是多得傳媒肩負第四權的責任,當年水門事件才得以揭發,正義得到伸張;斯諾登指控美國政府監控國民通訊的醜聞才得以暴露,使大家關注網絡通訊的私隱安全。如果為求社會「穩定」,要傳媒息事寧人,尼克遜和美國政府的惡行一定可以繼續暪天過海,以他們看作正義的面具騙取大眾的支持。當然了,一件本來美好的故事,一夜之間成為了醜聞罪證的來源,在下如果是那作訪問的人,心情肯定也會有種由天堂跌落地獄的感覺,所以完全理解這種遭逢鉅變的無奈。

唔係真假同味道的問題

當日聽到葉劉在立法會回答慢必,話牛丸可以唔洗理真定假,好食就得,真係聽到火都來。大家可能都覺得葉劉咁答真係擺明搏打。喂,大佬人地大陸用三聚青氨整的奶粉都好有奶味,你係唔係同我飲左佢?之但後你又可能話兩樣野唔可以相題並論呀年輕人,兩個例子對身體的影響有好大分別架﹗三聚青氨食到生腎石架,但係牛肉丸啲牛肉變左豬肉都一樣好有肉類營養呀,你點可以用一樣食得死人的野來同啲完全對人體無害的野食來做比較呢細路,好食就得啦~擺明呃like呀你~

黎局長對強姦案上升,作出女士不應飲太多以避免遭強姦的發言,筆者有朋友認為這只是對個人風險管理的提倡。本人不否認醉酒是會對個人及社會造成風險,畢竟個人的健康乃是由自己一手負責,而作為社會的一員分子,也有義務為社會減低發生事故的風險。不過黎官作為政府官員,把強姦的責任只歸咎於女士醉酒及夜出,除了有咎過於受害者之嫌,也忽略了個人風險發生的社會因素,更反映香港體制內官員的權責意識嚴重不足。

天朝主義者在面對世界時不是以對等的身份與他國交流,是以文明帝國居高臨下的姿態打量其他文化,以「導正」其他文化向心到主體文明,以天下歸心為己任。不過現實的情況是,以中共文化為「文明」的天朝主義,的確不得人心。雖然中共天朝主義自視甚高,但中共「文明」體視出的精神面貌,不外乎為一種因為爭勝好強而展現的敵我矛盾判斷,而自視為天下文明正宗的理據,其本上只有不斷宣揚自己的經濟增長,卻欠缺文化氣質上的展現。這種「文明」特質,除了能在賈的文章中、梁特的宣傳中、來港消費自稱「接濟」香港的自由行遊客身上看得出端倪,也能在某些中國體育運動員的行為和官方媒體於中共的外交觀點中展現出來。

在下今次談的,不是談籤文準不準,靈不靈(雖則多年來香港的命運似乎也被車公的籤文講中),主要談的也不是籤文的內容,而是借解籤一事討論香港社會。想必大家已經知道香港鄉紳發叔今年為香港求得下下籤,籤文寫道「駟馬高車出遠途,今朝赤腳返回蘆,莫非不第人還井,亦似經營乏本歸。」

香港的劏房,信相在不少人眼中已經成為一個香港的污點。住在劏房裏的人固然不好受,對未住在劏房裏的人來說這是擺在眼前的惡夢,而劏房戶附近的住客更加要提心釣膽以防劏房影響生活安全。不過日前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劏房問題時,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居然指劏房有存在價值,單位「四正」,還指有人申請到公屋也不願搬出。此話一出,全城反彈,惹來各方譁然。

有時不單單是學生的錯,而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香港的大學中有些人位居教授,在討論問題時引述錯誤資料,主觀理解社會改變,又借題發揮分化社會上立場相左者,才會出現《香港藍皮書》之類的災難級學術著作,又或者單單以簡繁字體的喜惡作政治立場判斷的文革式論斷。這些行為,與一個無知的「小學雞」掌握著幾個專有名詞信口開河,無本質上之分別。教授們尚且未能為自己的學術把關,學生能夠真正明白理性論述對立場建構,說服大眾的重要嗎?如果今日的大學生學術的本領未到家,難道不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和這些教授們的責任嗎?

林鄭的無知

廉署1974年成立至今,以肅貪倡廉為目標,採取防止、教育及調查三管齊下的方式執行;申訴專員公署則在1989年成立,專責監察政府運作,負責處理及解決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因行政失當而引起問題。兩者都是獨立機構,監察政府運作,前者調查香港社會中包括政府及私人機構內的貪污瀆職,後者調查並點出政府及公營機構運作時因失當造成的資源浪費。兩個機構,雖然獨立運作,監察政府,立署的用意都並非要阻撓政府施政,而是完善官僚運作,增加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及施政的信心。

誰有資格心痛?

今日香港人遊行時高舉的米字旗,不是要表示香港人仍然效忠於英女皇,更不是要表示香港領主權該歸英國所有,乃是香港人對往日香港多元繁榮的懷念,而這段香港最美好的日子正好又在香港主權回到中共政權手上之前,所以米字旗和龍獅旗反映的,除了是表面的英殖標誌,內在真正想表達的,是米字龍獅旗作為香港本土歸屬感的象徵符號及美好時代回憶的歷史圖騰。米字龍獅旗象徵的義意,不是如陳佐洱等人口中所講的「人心未回歸」那麼表面,而實在是一種對現今特區政府施政失效,以及內地政府、人民、社會各種沒滅良知的行為所表現的憤怒和抗拒。

推行所謂「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本身所為的不是真誠地讓孩子認識國情,是為要學生學習一種虛假的「情緒控制」,學習向強權低頭,熱烈地為政權歡呼,以及無限包容政權的過失、為政權隱瞞失職。為了導正香港人的立身之本–追求真理的教育目的–學生以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法發起抵抗香港教育的變質。可惜這場嚴正的運動居然被形容為學生受人收買指使;被形容以罷課為籍口立壞榜樣、剝奪香港兒童上課受教育的權利;指責學民思潮發動絶食是鼓勵孩子以折磨身體損害健康的手法達到個人目的。那群真真正在破壞香港的人,明明先指鹿為馬,改變教育的意義,意圖讓純真無辜的孩子成為歌頌強權的工具。

頁 2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