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行政總裁李寶安表示將裁員350名員,佔整體公司員工(不包括藝員)的一成,最快年底會獲得通知。同一時間有報導指該公司主席陳國強亦將會辭任主席一職,至於由誰擔任,暫未有報導。在過去半年「反送中」運動所說明的攬炒,開始浮現於本港經濟當中。
人家是政治妥協下的產物,是一個勝利者找了敗者合作,但現在香港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除非香港是以執政黨輪替的概念才講得通。今天港府和建制是同一陣線,民選下建制輸了卻得回報,政府給予利益是利益輸送多於政治妥協下的產物。除非有日非建制有能力執政,然後再找建制人物進入體制,這才算講得通。
經歷了六個月的抗爭,雖然我們不能夠叫做階段性勝利,但至少是在我們香港抗爭運動以來,持續性最耐的一次,當中很大的理由是群眾對勇武的接受度和明白勇武對運動的付出所帶來的影響力,群眾心理很明白當期時沒有612的抗爭,我們的送中條例就過,運動不會能夠繼續走落去,這種心理轉變是港人的一個很大轉捩點,亦讓市民有一個很大的醒覺,就是要有抗爭的心態而且需要持續存有這心態。
美國與中國的對立關係基本上是進入新冷戰狀態,大家不要再自己騙自己,當年美蘇之間,東西德是角力場,今天美中之間,則以香港為角力場,不同的是涉及的人口不像東西德多,但是經濟的廣泛牽連,卻比昔日更多,其實影響更深和更遠。
香港作為「白手套」並不是回歸才做,過往香港百年基業,其實都是一個非常專門的白手套角色,特別是在中共解放中國大陸後,香港這個「白手套」直頭係中共的命脈之一。港英年代,英國政府一樣知道中共利用香港作為一個跳板輸入不同資源到資金到中國大陸,從國家層面到市民層面,香港都是中國的「白手套」的專家,其代理人角色異常吃重。英國政府也深知地緣政治下,也不能阻止香港有這個角色,有錢齊齊搵的情況下,便造就了今天香港的獨特地位。
羅家聰今天的一個訪問,根本是對整個香港金融業一個警號,這個警號不只是說明香港人不能夠在香港金融業佔一席位,而是香港金融業由這批大陸人把持時,才是警號,因為操守之嚴格,體制之崩壞,可以只需要一代人就摧毀是很容易。
那時候每次長實發佈會,就是李嘉誠發悔氣會,當期時他口中時常說自己資產遍佈全球,其實不一定要投資在香港,但對香港和中國有感情,所以繼續在港營商,而且他當時常常會說一句話就是「撤資」。當年的形象之低水,可以在不少討論區、媒體上看到。不過他仍然沒有真正撤資,而且繼續投資香港。
非建制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呢?其實民意是很清楚,就是支持這個運動的選民才真正選非建制,並不是非建制的表現良好云云,那麼非建制就要明白到這點時,作出一個堅實的回應。就是如何助義士,如何贏運動,這是首要做的,但同時兩條腿走路,就是利用資源做好地區工作。
當你覺得市道好差,但你看看個股市,又唔係想像中差,依家都有二萬六千五百幾點,今日都上升百幾點,如果係其他國家,真係跌停市都似。當然市況係有波動,今年高位去過三萬點,到今年低位二萬五千點,相差五千點,但係到近期基本上已經回穩,並不是想像中非常波動,看看今天美團,更大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