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琦
殷琦
殷琦
港大表達藝術治療碩士生、教院音樂教育碩士、港大主修中文中史。一舊蕃薯般的孤獨文青。做YouTuber、專欄作家(稿費...)、鋼琴老師、合唱團、作曲卻不懂用電腦編曲。總活在迷霧之中,怨氣太多,希望太少;與你和我一樣,在小小的香港同受壓抑、同唱悲歌、每天僅為生活掙扎求存。興趣在表達藝術治療、哲學、心理學、生活、音樂、藝術、政治、宗教等。小妹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YanKi/1002326119779241

正面適度的追星行動,是能夠讓這位明星成為自己的生活動力、去成為一個更努力、更有正能量,在殘酷不已的世界上存活下去的人。每天起床,你多了一個起床的原因,你會為追星而興奮開心,而不是只是生活生存瘋狂追趕。

談起自己學車,已是2020年頭的事。順利通過筆試後,由於疫情和跳舞群組,運輸署給我的考期由2021年頭延至6月。今年年頭練完後我幾乎有半年沒有機會揸,及至最近一個月才透過七節補鐘趕緊練回狀態。而由於棍波私家車實在太少人學,那個隨車觀察,我最後一堂也沒上過。

她和他的戀愛花期

我最想談的,是「社蓄是如何育成的」。

第一次見青春婆婆,我被她嚇一大跳。「我擘個一字馬俾你睇呀!」二話不說她坐言起行,真的差沒點擘一字馬給我看,我連忙扶著她不讓她做。「青春婆婆你真係好青春喎,不過我地而家老啦,你要小心!」我這樣說是有原因的,要是她擘完一字馬、受傷上不了來,我怎和家屬交待呀!

到底以前社會是不是完全沒有BL劇?

安老服務內,飯有分正飯、軟飯、爛飯及糊;餸亦有分好餸、碎餸、糊餸及糊。長者年紀老邁,因口肌舌肌退化牙齒稀少或是認知問題等各個原因,都會導致需要進食「正飯好餸」以外的組合。各類的飯餸嘛,顧名思義就是在指其稀爛程度。

我真的有一種「我受夠了、又唔見對方黎包容下我?」的確切感受。我有時會想、我實在不是一個轄達、容易寬恕別人的人呀

翻查歷史、港龍原本就是主力飛內地航班的中資航空公司。國泰自身明明是英藉公司、在反送中運動中卻完全暴露奶共真面目

中共的如意算盤——大灣區

單看CCTVB已有6個大灣區節目——「透視大灣區」、「細看大灣區」、「走進大灣區」、「登入大灣區」、「大灣區生活圈」和「大灣區活好D」,就知道中共D口水流到一地都是。

管浩鳴「美好的見證」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作為一個上過港大Hall莊既人,我諗我都叫可以講下當初Hall Ed用意(都係一個流傳說法)。話說以前入HKU的人係會好囂張、因為都叫做係「天之驕子」,仙制的作用就是透過「嚴肅認真」方式,等D新鮮人入到黎,知道自己唔係「天之驕子」,要識得融入舍堂生活咁話;但之後仙制有無變質就係後話。

迎新是Hall的大事。

例如陳彥霖之死,雖然網上瘋傳一大堆疑似陳母屍體照、也有不少陰謀論無限想像,但我只想提出一點:資深法醫馬道立已言「女遺體被發現時全裸確實可疑」,但警方卻極快把遺體火化,原因在哪?如果死因有可疑,即使家屬希望盡快火化、也當保留屍體作證據。我針對的是,為何警方會如此「迅速」地火化屍體?是要「毀屍滅跡」?這不是「合理懷疑」是什麼?

政治的殘酷,像極了愛情

女把男手腳縛住,拿出針線把男的口縫上;男不斷掙扎,口中鮮血隨針線一滴一滴的流在女的手上…

無論16 年背夫偷食單野又好、現時與非基林作拍拖都好(雖然個人而言基與非基我是ok既…~)、「High Profile處理感情生活、信主後感情生活仍然混亂」是我覺得對你算中肯的評價。但這其實都超出一般教會的接納程度了吧?既然是藝人,言行無可避免會被公眾品評、故此做藝人也的確要僅言慎行。

「撚」是豪言壯語、蘊含「超級」、「極致」之意。例如「好好食呀」、加上個「撚」字變「好撚好食!」就是「超級好食!」。有些情感實在超越正統語言,不錯,「撚」是粗口、好粗鄙,但唯獨它才能表達香港人的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