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YCKOL為什麼會有賣點?好簡單,他們打中的,就是那種「中產淺黃」、「中產淺藍」,即現在最想移民,走或是走不到的那一群。他們在運動初期,你問他們是黃是藍,由於藍是被視為野蠻,不講道理,埋沒良知的一群。所以很多香港人都會說自己是黃。然後他們最想做的,就是維持現有的狀態,不要獨立,不要由民主派當權,總之維持著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就好。
「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的問題,自由派是「我不管大國崛起,只要小民尊嚴」。工業黨說:「小民尊嚴,必須且只能建立在大國崛起的基礎上。」現實已證明自由派的思路是不行的,因為不管是資本家還是共產黨都會讓它不行。
這兩星期,令我最不舒服的地方是,我們好像把友情放在正邪的框架之上。你要維持和某些朋友的聯絡,你就要把你的個人資料提供到一個沒有雙重認證的平台。那些朋友就會說「這是我在面書最後一個留言」,仿佛他們沒有問過我想不想開mewe,就把「你仍當我是朋友就跟我走」這句說話扔到我們面前。你的選擇,也只有兩個,跟,或是不跟。那些人走的時候,是不是把他跟網友們的友誼都綁架進去?
我讀書既時候,係中大入面,有一個老師叫陳健民,當年佢教「民主與社會」既時候,佢講左兩個概念,一個係選舉權,一個係被選舉權。而我係日本修美國政治課既時候,當時教我地既prof abbott 就講左一個概念,如果你因為結果而要修改制度既話,首先你要問,你修改既制度,係收緊兩權,選舉權同被選舉權,咁都係違反民主原則既。不過,當然,我最記得既,abbott 成日都話,當權者改制,一定唔係為左令民主機制更完善,而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係為左私利,係為左令自己既既得利益擴大。
我在大氣電波說過他的一本老書,一本對我認識「香港這故事」的前世今生,對殖民地如何走完時代給他的路,回歸後如何走到今時今這田地的一本非常非常非常有啟蒙意義和價值,而且深入淺出,以香港角度視點,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寫出來的小書,我覺得很值得在香港再現。尤其是,那些97年後出生,不知殖民地為何物的年輕人,就更值得手執一本,好好閱讀。
這是典型的第一世界問題(First World problem)。第一世界的人活得太百無聊賴,他們對真正的世界和平並不委身,他們並無興趣正視戰亂正視貧窮,他們喜歡炒作一些對普世人類幸福並無關係的事,例如宅男宅女孤單寂寞凍的晚上依靠什麼度過。
明明立法會內,已經有反對派議員,如果衝擊立法會可以反對國安法,那麼,在立法會這座建築物內的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拿起身邊任何武器,肆意攻擊所有非我族類就可以了,就算不自己動手,只需要協助衝擊保安室,打開大門,外邊的人都可以湧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