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歷史

市區綫新列車已投入服務一個星期,喺上週呢個時間,港鐵受倫敦運輸局管理合約委託營運嘅伊莉莎白綫(Elizabet […]

中期翻新列車榮休

#東鐵綫過海段 即將通車,隨新車廂及新訊號系統投入服務一年多,「中期翻新列車」都將會榮休 「中期翻新列車」前身 […]

有不少史學家認為,曹叡其實並非曹丕所生,而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兒子,當年曹軍攻鄴城,審配侄兒審榮叛變,趁夜開東門放敵軍入內,袁、曹持續了半年多的攻防戰終於完結,曹軍攻破鄴城,曹丕就是這個時候「搶奪」了甄宓,

田疇由朝廷回到薊時,劉虞已死,田疇設祭大哭,公孫瓚懼其名聲而不敢加害,將其拘禁起來。後來 有人勸公孫瓚才釋放了田疇。田疇回到北平附近的故鄉,召集了群眾,立盟要為劉虞報仇。

諸葛亮在《火鳳燎原》漫畫裡多了一個身份,就是未出山已經響噹噹水鏡八奇之一,早在平陽關東軍軍營裡,諸葛亮已經和主角司馬懿碰面,而且一同解開城下一聚之謎。由那一刻開始,這對宿敵就結 下了不解之緣。直到赤壁之戰,他們再次碰面,又再達成了另類共識,相信二人再一次碰面時,就是諸葛亮北伐了……很期待陳某老師如何演繹。

1770年前的今天(農曆9月7日),是晉宣帝司馬懿病逝的日子,享年72歲,屬於少數較長壽的三國名人,司馬懿是三國的勝利者,他能忍的性格和智謀固然令他能夠贏到最後,不過他的長壽也是能戰勝敵人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可能因為他長壽,陳某老師才選擇以他為《火鳳燎原》的主角,所以陳某老師是很有遠見的。

之前兩篇用西曆的同一天去計算當年的日子其實只是為了方便而已,因為現今農曆真的不好記。不過接下來要介紹的人物很特別,她是少有三國人物當中有記載出生日期及死忌的人,而且她的死忌至今剛好是一千八百年,剛好是一個整數,她就是文昭甄皇后甄宓。

    第一篇回顧曹彰時也提過,賈詡也是在223年病逝的,換言之1798年前的今天正是這位 […]

1798年前的8月1日到底發生什麼大事?先說說這一年,這一年是魏文帝曹丕黃初四年,公元223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正月,曹魏上軍大將軍曹真

五顔六色的爆炸龐克頭、身穿著各種奇葩怪異的裝束,是潮流和廉價的結合體,是農村試圖趕上城市化的扭曲產物,人們嘲笑他們是一群異類。作為在中國20世紀盛行一時的當代青年亞文化,時代賦予了他們一個統稱——「殺馬特」

筆者就粗略咁將自秦以來,嗰啲企正喺歷史十字路口嘅人──歷朝歷代嘅開國皇帝,真正嘅新聖人、真龍天子,當佢哋過完二字頭嘅人生,踏入三字頭嗰一年做緊啲咩。講明先以下嘅30歲係計實際嘅30週歲,唔計中國人嘅虛齡。

1913年6月4日葉森打吡大賽,英王喬治五世的賽駒將會上陣,其中一個多次出入監獄的WSPU成員Emily Davison,決定趁機進入跑道舉起標語表達訴求,結果不幸被賽駒撞中而不去世。事件發生後,在1918年英國開始給有產業的30歲女性投票,而1928年更給予英國所有成年女性有投票權。這段歷史在2015年改編成電影Suffragette《女權之聲》,香港亦有上映,香港國際財經台剛剛在6月28日晚播放這套電影。

法國大革命時,反路易十六嘅諷刺漫畫遍地開花。一如對路易十四丶路易十五同其他法國皇室成員(攝政王千金百麗公爵夫人,因為暴飲暴食而死,皇室索性取消追悼演說),路易十六亦比人認為係貪饞嘅死肥仔(亦都係有事實依據),因此革命文宣將路易十六描繪為肥仔,並且深刻描述其具有肥仔一大特色:貪食⋯⋯

薯仔與德國民族

自古以嚟,食物都深深影響政治:日本發明和洋折衷嘅洋食炸豬扒丶入侵滿州取得更高產量嘅黑龍江米丶赫魯曉夫同粟米丶意大利左派侮辱麵餃而失勢,以至最近港台泰嘅奶茶聯盟,都係富說服力引證食物左右政冶嘅實例。

喺歐洲一開始就有「呢啲係奴隸先食嘅辣殺」呢個偏見。西班牙當時流傳,既然殖民地呢啲比歐洲人更低級嘅人種以薯仔代替麵包做主糧,咁薯仔肯定係十分粗劣嘅食物(需知道當時社會思想非常封建,有呢啲觀點真係唔出奇)。

就算你話我係唱淡都係咁講,自從中共宣佈香港被《國安法》以嚟反對派喺各方面嘅表現,都係一再強調緊「靠我哋搞香港獨立真係等死」;依家建制派形勢可以話係一片大好。不過,雖然建制派形勢一片大好,但建制中人就唔一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