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稿收錢先?結果呢?「就畀d 廣告界癲佬係d 圍內吹水group 度講你(佢又唔知我係入面果下好野架啵!哈哈哈,做人最蠢係咩?以為自己係背後講人是非,但佢句是非係講埋畀我聽既!)講完出黎,先要畀一堆網民話,之後再畀大戶講句『永不錄用』。」
人就係咁撚樣。找數果陣,一定想拖;收數果陣,一定想快。而家有幾撚大件事先?拖數之嘛。你做撚左高牆,做撚左資本家之後就一定係咁撚樣架啦。最撚好笑既係,係網上面仲有好撚多狗出黎同個拖糧既資本家護航,話唔撚識「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有乜撚野好撚相見呀?你痴撚線架,你老細唔撚出糧畀你好唔撚好?
嚮往知識、探觸真相、鑿開內裡,保持對世界的疑問,張茵惠從小窩在漫畫店裡奔放天馬行空的想像,把字典當床頭書,凝望著喜歡的部首神遊,靈魂在他方。還沒成年就考上了台大法律系,輔系中文,晉升新聞所,學歷堪以精緻比喻,但自己是誰這個永恆課題,解謎鑰匙,仍與 MPlus 同步鑄造⋯⋯
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 1989)當中刻畫了教育家模範形象,以生命影響生命,在他人心中埋下一棵等待時機發芽的種子,不強加觀念,而是讓人自主追尋意義,並且在一來一往中,你我都能昇華所學,成就更好的自己。張茵惠主編MPlus以來,至始至終站在自由派的角度傳遞新知,當網站發展趨於穩健,下一步,她將串聯實體空間,展開全新嘗試。
作為一個處於香港國際大都會東西文化交流融會中心兼時代分水嶺及最好與最壞時代的九龍居民。當然是劇透死全家重要啦,喂,你劇透,我就當等於被睇左,等於無得同人講話第一身走入戲院點點點喎,我無得係FB威喎。我無得係IG講個感受喎,我無得咩咩咩喎….梗係大件事啦。
「安心偷食」成為華人圈熱話,不只是香港,大陸微博早成搜尋熱門字,新加坡海峽時報在頭版上,也一小段報導,連昨日的Bloomberg Terminal,也有報導,可見這新聞已經成為一單全球華人社會報導的新聞,由軟性花邊變成硬性新聞。
我有很多朋友,都活在社交網路之內。我也不知道究竟現在香港有幾多人,天天都在留意社交網路,把自己的價值觀都投放進去。同時,我們又有幾多力量,去辨認什麼是假新聞呢?而同時,當所有人都可以散播謠言之時,是不是有名人就「要負責」,沒名沒姓的就可以說「我冇心架」、「我冇份架」、「唔關我事架」、「我都冇人睇做咩話我有影響力啵!你鬧d 媒體啦」這樣子呢?
美國著名棟篤笑演員艾倫狄珍妮於2012年的時候,為一家百貨公司代言,而受到一些網民攻擊。她在自己的電視節目中回應這些在網路的「憎恨者」(haters),艾倫說:「大多數情況下我都不會回應這些事情,但我的憎恨者是我的原動力,所以我希望在這兒說一下。」她引述了一些「因為她是同性戀者所以她不適合代言百貨公司的」群組留言轉述,而同時訕笑了這個自稱叫「一百萬母親」的專頁,也只是有四萬多人。如果要四捨入五去算數,都算不到一百萬。然後,艾倫把支持她的留言讀出來,說以後會有更多人去那家百貨公司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