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監察

你係咪真課金先?

採訪、報導、追查工作是需要成本,而且不菲,不可能下下如過去一年的大學媒體記者無償落場追新聞,這是不健康做法,所以課金、金主、廣告才可以真正維持一個新聞機構的運作。但是撇開財團金主、不要廣告主,只靠市民課金又是否真正可行卻成為疑問。

跳老舞

中環的教舞老師,年薪可以比做刁的ibanker 人工連bonus 高。有人在做不正經的勾當是事實,香港人愛看不起做不正經勾當,出賣頸以下的身體賺錢這回事,也是事實。

花生有毒

我們在2002年於中文大學的課堂認識,是我在中大修的最後一門課,也是最愜意的一門課。那時候我們討論璩美鳳事件。什麼叫新聞?賣紙的就是什麼嗎?。之後在商台再遇,他教我們的事,往往不是課程的中事那麼簡單。他告訴我們,寫作是什麼,在江湖運作又是如何。回歸是什麼課題,如何看懂世道脈膊。他的點撥,我一直,都銘記於心。

我地嘗試下不論立場既情況下,我地嘗試探討下,「我課金俾傳媒,可唔可以改變佢既立場?」

沉船博士

當gulf 被問及若mew 哥求婚,又會怎樣?gulf 就說:「先問我媽媽。」最近,媽媽play 已延伸到mew 的媽媽身上。當fans 見到mew 的媽媽,都會問她「新抱在那兒?」而mew 的媽媽也會很「交戲」的看著gulf回應,這些素材,都足以粉絲覺得,這兩人真的用心在經營他們的戲外營業。

追外星的距離

「影相呀?」

是的。我拍了那一張照,我收在電話中,不會放到網路。是為恥辱之印記。

大南街十間文青cafe,有那一間敢說自己是藍?他們十間有八間,都是黃店,你現在兩個黃絲,自稱支持黃色經濟圈,你跟我說大南街的發展是士紳化之禍,那你仍支持黃色經濟圈嗎?

你看看?當時評節目主持,都可以這樣子高調收禮物,收完禮物之後就在節目的面書說自己收過什麼禮物,日日收月餅,收到手軟,還有禮貌地說多謝。不知道,若將來這些品牌,這些機構發生什麼事,晴朗主持,又會不會可以持平評論呢?

至今資訊科技發達,在社會中流動的毒品種類繁多。儘管某些國家更是出現過藏毒後政府撒控的情況,但是針對某些於合法的毒品,你是有節約食用的必要。

此新聞一出,不論是藍絲群組還是黃絲群組,都對此新聞樂此不疲,藍絲見此新聞,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明白,必然強力追擊,一定打到唔停手。但係唔明所謂的黃絲群組,所謂的本土、城邦之類,都對此也樂此不疲,大家七嘴八舌,當家常話,當正他有如阿嬌藝人般看待。或者有人認為他真的是藝人,因為客串過拍戲。

如《他在清明來看我》的最後一集,p’ Mez 對 THAN 說的最後那句調情話:「我也不是白蓮花」,究竟是什麼意思?大概都沒有人明白。叫人家「深井冰」又是什麼?用普通話讀一次,就會知道了。神經病。而同時,你也不會知道他們在《逐月之月》第一季中譯的「多謝金主爸爸」是在說什麼。畢竟,聽得明白泰語的觀眾不多,好的翻譯會更令人容易投入欣賞作品

TikTok 其實好重要

每個社交媒體都會有唔同嘅低能及危險玩意,就好似Facebook早前都有出現藍鯨遊戲,不過「危險」始終唔係Facebook嘅主流,大家上Facebook嘅主因唔會係為咗睇藍鯨遊戲比咩任務你。但TikTok當中低能嘅影片基本上係主流,咩Skull Breaker Challenge、The Salt Challenge、甚至奶飛機廁所板。

有一個學生聽完上星期既903國民教育,都問左我好多問題。我地傾左三十分鐘之後,佢就有感而發,話:「係香港論政,你講一個觀點,對方唔同意,解釋又話你熱狗,你鬧醒佢又話你暗共你係鬼,唔出聲又話你冷感。然後你飲飲食食睇日仔泰仔就話你竹林七賢。總之我既罪名就係識得處理自己。最好香港所有人都好似精神病咁睇新聞,係連登出po,就叫革命。

例如陳彥霖之死,雖然網上瘋傳一大堆疑似陳母屍體照、也有不少陰謀論無限想像,但我只想提出一點:資深法醫馬道立已言「女遺體被發現時全裸確實可疑」,但警方卻極快把遺體火化,原因在哪?如果死因有可疑,即使家屬希望盡快火化、也當保留屍體作證據。我針對的是,為何警方會如此「迅速」地火化屍體?是要「毀屍滅跡」?這不是「合理懷疑」是什麼?

黃絲中意誹謗我就唔係新事,但呢單野,我真係唔撚忍你老母閪。

媒體人的堅持

可能普通人或者不是從事媒體行業感受不到,以為這種壓力是自找,「邊有咁誇張呀!」但當你易地而處,進了這個角色,這份工,你便會深深體會到,並不是講玩笑,是真的拿條命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