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佔中商討日投票結束後,真普聯方案得票最高,獲逾33萬人支持,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表示接受投票結果,仍然堅持退出真普聯。該黨自真普聯提出三軌方案後,一直採和稀泥政策,弄出三軌可缺一怪論,後來先是表示不再參與真普聯會議,其後更索性宣佈堅決退出;622公投的結束代表著真普聯方案已獲得最大民意,但該黨仍然堅持退出,究竟是擇善固執還是另外所圖?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說過中央要放下心魔,退一步海闊天空,結果被建制派鬧得要深刻反省。但其實主席這番話卻是非常有見地。現在佔中三子、泛民(暫時)仍然力爭真普選,而根據不同的報導,中央卻非確保「普選」絕對安全不可。不過,首先中央要確保這是一個按基本法落實的「普選」。雖然按現時情況來看,建制派已盡一切可能將假若政改拉倒的責任推予泛民,但建制派和中央也不可能迴避所有責任,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結果亦難以預計,建制派若然大敗,2017年的特首即使不是梁振英,2020年再選立法會前香港恐怕會比現在面對更大壓力。因此,對於真的希望香港穩定的建制派和中共高層(我相信一定不是全部),最起碼要讓全民有份投票的「普選」非通過不可。
即使今次政改要「拉倒」,也不一定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是一件壞事,起碼不必讓 N 屆也不想做特首的劉阿斗以為自己真的「受命於天」非做不可。而劉阿斗真的什麼也不做的話,起碼死不了人嘛。 一個自以為聰明而居然可以任意妄為的劉阿斗當政,那才死得人多咧。因此當他的女兒寧願割脈自殺來造反的時候,到底這位劉阿斗的本領有多大,也就不言而諭了。
親共的建制派陣營眼見民主派的「佔領中環」公民抗命行動開始成勢,因而開始傾盡全力反擊,這亦證明了公民抗命行動觸動了中共政權的神經,阻礙了中共在香港推行假普選的大計。政治從來都是話語權的爭奪戰,最近我們可以看到,港共政權與建制派合謀,企圖借「普選」之名摧毀「普選」,實在令人憂慮。
立法會普選本身有他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即使特首普選,若立法會沒有正常的選舉方式,有民意授權的特首,提出獲市民支持的政策,卻被與民意脫節的立法會拖後腿,這根本不能有效管治。「打算」執政的在野黨,在立法會有功能組別,即使是有普選但有篩選的功能組別,你,還會有效執政嗎?
最新發展是,港府甚至要將公務員需要政治中立的潛規則打破。特首及問責高官已高調為「反對佔中」這親共活動背書。我估計港府可能會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加快推出篩選關卡重重的政改方案,去確保未來立法會及特首皆為中共意屬人士。以期在英國下議院有調查結果前,把所有的方案通過,製造米已成炊的局面。所以,香港的政情,可能在未來半年,或者少至幾星期,就會發生大變。
「袋住先」說法最大的謬誤,是前設了普選是「送」的,就好比有人無緣無故送層樓給你,既是免費的當然不能要求那麼多,漏水也好石屎剝落也好,不要白不要。不過事實上,普選的本質不是「贈品」,而是香港人花了半生積蓄,付出真金白銀的代價去換取的。貨不對辦,就要退貨、退款,力爭到底,香港人不是很會爭取消費者權益的嗎?
而我們已預付了天價的首期,還供了廿幾年,卻一天也沒有住過。「發展商」先是爛尾、拖延、遲遲不交樓,好不容易說會交樓了,卻給你一棟漏水短樁的危樓,然後叫你袋住先。
「發展商」說,這是你第一層樓,不應要求多多,爛一點不打緊,先住着,將來樓換樓就是了。
但你已屆中年,積蓄被騙盡,利息蝕埋,揸住間危樓,正式人又老錢有無,連換隻窗的本錢都無,還換什麼樓?更不要說住危樓日日提心吊膽,一把年紀,有起事來也不一定走得切。
以前我天真以為,維園阿伯總有百年歸老嘅一日,到時香港就應該有希望。但而家嘅亂象已經全盤否定我不切實際嘅幻想。 2011 年,愛護香港力量開始狙擊公民黨,就外傭居港權案窮追猛打,程度之激烈比起維園阿伯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回歸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根據「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香港是一擁有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有自己的邊界、政治社會體制和居民資格,內地人不能隨意移居香港,必需按相關法律程序申請。所以從分析上來說,香港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的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有自己的「公民」資格,當然此「公民」不是指中國公民,而是實質享有香港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個人。
我們常問為何要爭取民主,又云民主非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等等。沒錯,民主並非解決問題的萬能機器,但民主社會下的人民對國家的未來有置喙之餘地,那些舌如彈簧的政棍仍必須恭敬地面對民意,人民的聲音不致成為「別有用心的小份人」或「一些意見」,可以肆意無視。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日在立法會內務委會員特別會議上宣讀首階段政改諮詢報告。雖然報告沒有明確否定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議會提名,但她多番強調,任何普選方案都不應繞過或削弱提名委員會的實質提名權。她在宣讀報告時,「巧妙地」把各種意見分類為「主流」、「較多」及「有些」等,例如社會「普遍」認同特首要愛國愛港、「較多意見」認同提委會應參照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和比例組成、「主流意見」認為 2016 年立法會的議席數目應維持 70 席,現行的議席組成不需作修改;但亦有部分團體提出其他意見等等。
中共走數當然也不是新聞,這頭換了名字的帝制極權猛獸,由大嗚大放到引蛇出洞、毛魔權鬥到十年浩劫、改革開放但政制絕不開放,今天走中英聯合聲明數,基本法寫著2007/08雙普選亦早已是逝去承諾,一件污兩件穢,2017/20「可以」普選,「可以」二字可以出術,「普選」也可以僭建整容再賴皮,鄧小平那句「共產黨說話是算數的」,本身已不算數。
爭議在1788年便開始。市民認為每個議員都要有一票,而且第三等級的代表性應該是其他兩個等級的兩倍;貴族作為第二等級,當然反對這個方案,他們更傾向每一等級有一票。議員選舉在爭議聲中開展,最後還是產生1201位議員,包括300位教士,作為第一等級;291位貴族,作為第二等級;610位市民,作為第三等級。610位市民議員,是其他等級的兩倍,代表95%的法國人口,雖然在議會內只有僅僅過半的議席,如果能夠一人一票,一旦表決,市民的代表依然是議會內的大多數,又不會完全將教士與貴族的聲音淹沒掉。然而,如果這是分組點票,而且像香港一樣,「功能組別」與一般的議員是平權的話,即使市民有十倍於其他等級的議員數量,95%法國人的聲音,仍要被那5%淹過。
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有可能出現於下星期二 (7月15日) 的政府文件內。若要改變及通過,首先需要47位議員的支持。現在的劇本是,民主派(27人)害怕被建制派(43人)搶走4票。難道這是唯一的出路嗎?我認為不是的。真正的政治家,可以因理念而相同,因利益而一致,甚至只是為了排斥共同敵人也可合作。本文是希望於泛民27人對建制43人以外,尋找各種聯盟的可能性。本文將會分四個階段探討。
北京國務院於六月份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一書激起千層浪,刺激起78萬香港人參與「和平佔中」電子公投、51萬人參與7.1大遊行、511人參與「預演佔中」被捕……其實,聰明的中共在發表白皮書之前,應該早已預料到香港會出現如此強烈的反彈,由此推斷,白皮書只是用來試水溫而已,習近平執政下的中共政權是打算想與香港「硬碰硬」,將全力強推爛普選方案,抑或是打算原地踏步,中共毫不擔心佔中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