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宗派信徒聯署聲援好鄰舍北區教會(下稱好鄰舍教會),《門徒媒體》受言論打壓仍堅持揭發教會惡行,而香港浸信會聯會會長羅慶才牧師在牧函勉勵信徒在黑暗中凝望救贖之光時,伍牧師的講道無疑是風涼話。更離譜,是永光堂信徒揭發伍牧師曾為梁美芬助選立法會,並在2016年於永光堂推廣一帶一路宣教,卻對第五次人大釋法隻字不提
在今天我們不但可以在聖誕時思考這位天主竟是這般的愛我們,願意去承受這些原不需要承受的苦難,更將這愛徹底地超越諸般苦難。耶穌最終的結局不只是悲傷地死在十字架上,乃是因上主的大能,他復活、升天,他的福音影響了很多信徒,令他們在黑暗中見到光明,重新得到力量,可以繼續向前行,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更是為身邊的朋友、身處的社區、及至整個世界。
發問不是為了挑戰,這些問題如何真是重要的,首先我們就要以自己的生活活出這些答案。我尋找「新」不是為了潮流,春天教會每次改變,也是為了回應我們自己的問題。去年我們為了支持區議會選舉花了很大的氣力,現在仍然關注新任區議員在區內工作時,自己及團隊遇到的政治問題(例如如何堅持五大訴求)、社區問題(例如如何面對區內的外傭、性工作者)、團隊問題(例如如何建立自己社區自己救的新形態)、自身問題(例如如何保持自己的平台功能,即是五區公投時,議席不保留的虛己基督論)等等。這些問題背後,都指向春天教會近年在解放神學之後的新神學轉向-非暴力溝通。
我相信現時無論是先進國家如英美、受中國因素影響而錯信世衛因而疏於防疫的意、日、韓,人民現時都經歷我們在過去二月的死亡威嚇。搶口罩、消毒液、漂白水、廁紙,白米變成意大利粉!這些都只是死感的表徵,在死亡恐嚇之中,我們都會對無能的政權憤怒,對無力的生物學家沮喪,對無奈的醫護寄予同情,對無言的逝者家人哀傷……當我們的憤怒都用完了、沮喪恢復了,腦袋轉過來了,我們自己呢?我們又有甚麼感受呢?